杨宗军:“头雁领航”为光伏事业发展解决重大难题
杨宗军是合肥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从业7年来,他聚焦新能源领域,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为我国光伏事业发展解决一项重大难题。截止到2019年年底,他累计公开发明专利73项,并获得“中国国家专利优秀奖”等多项重量级荣誉。
戒骄戒躁他把平凡的小事做到极致
2013年,毕业后的杨宗军进入到了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在这里,杨宗军负责的第一个项目是研究信号采样电路,提高采样精度。专业扎实的他一开始小瞧了这个项目,认为一两周就能完成。但没想到,这个看似简单的项目却足足用了杨宗军半年时间。
“越是看起来简单的电路,越难以优化改进。”杨宗军说,半年时间里,为了设计出更简单实用且精度高的采样电路,他把公司所有的逆变器、电动车控制器、风电变流器产品的采样情况都梳理了一遍,并通过大量测试进行刷选。
那段时间,杨宗军每天都围在老化箱前,调整参数、记录数据、寻找规律、重复验证,为了充分利用老化箱这类稀缺设备,每晚都是工作到12点之后。项目结项的那天,在听完杨宗军的工作汇报后,公司高层一致要求将项目结论快速落地到各个产品。
万事开头难,正是人生第一个项目带来的“难”,让杨宗军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立体的认识和更坚定的目标。在后来的日子里,他承担了很多电路和产品的开发,慢慢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成了专家。
善于思考他为光伏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近年来,光伏在我国新能源发电的占比不断提高,目前已形成成熟且有竞争力的光伏产业链,在这份进步的背后,离不开工程师们的努力,杨宗军就是其中一位。
在光伏行业早期,为了解决光伏组件具有PID衰减特性这一问题,杨宗军和他的团队不断开展可行性验证。当时,可用的实验设备并不多,大多数设备资源都需要到晚上9点之后才能空闲下来,所以整个测试过程,杨宗军都是深夜工作。面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多次失败,他从不气馁,坚持系统思考、反向思维,终于在多次测试中找到了关键影响因素——电源内阻。
基于实验结果,杨宗军和团队确定了方案的可行性,申请了专利《光伏发电系统及应用于该系统的电压补偿装置、变流器》,并将其产品化。在2016年层层选拔,获得了中国专利优秀奖。这个项目的成功,不仅为我国光伏事业解决了一个难题,也成为杨宗军日后不断创新的很大动力。
工匠带头他把技术毫无保留传授新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个人,杨宗军认为,只有将能量传递到集体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为此,杨宗军承担起了“入职导师”的职责,开授多门课程,其中包括专业技术、工作方法、创新思维等内容,先后培养了6名新人,同时自己也获得了“头雁领航”荣誉。
“我们有不懂的问题,都喜欢请教杨老师,他也总是耐心地给我们解答。”同事邱旭江告诉记者,虽然杨宗军的年龄并不大,但工作经验十分丰富,因此在单位里,大家都喜欢称呼杨宗军为“杨老师”。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卫晓敏/文 高勇/图 实习生 陈飞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