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电话:
您的当前位置: > 头条 > > 正文

“吃”出旅游新动能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23-09-26 09:13:27

美食旅游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求的一种新方式,也是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由中国旅游研究院等主办的2023中国美食旅游发展论坛近日在湖南郴州举行,旨在推动中国“美食+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探索美食旅游的发展路径。论坛上发布了《2023中国美食旅游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国美食旅游十城”“中国美食旅游十街”“中国美食旅游十企”和“中国美食旅游特别贡献案例”。

美食吸引人们旅游

食,在中国人的生活观念里一直处于重要地位,也位居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之首。


【资料图】

2019年,中国已形成60.06亿人次的出游规模,八成以上的游客已经跨越单纯欣赏美丽风景的初级阶段,开始进入感受美好生活的中高级阶段,以旅游的方式享受异地美食成为重要选项。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餐饮是大众旅游的基本要素,美食是小康旅游的刚性需求。美景看多了,场景丰富了,美食的需求就开始产生了。游客越来越喜欢体验各地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和特色餐饮,美食成为旅游吸引物体系中越来越重要的内容。

中国旅游研究院美食旅游课题组调查发现,92.3%的受访者会在旅游前或旅游中做美食攻略;93.1%的受访者将体验当地美食作为旅游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商旅出行的受访者中,有76.8%的人会在完成商务活动之外,挤时间寻访当地美食。

《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旅游目的地的公共休闲空间,分享当地的公共服务和商业环境。当地的早点、夜宵和各式餐馆为游客的分层消费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

多种模式驱动发展

《报告》分析,1999年国庆黄金周标志着以国民消费为基础的大众旅游时代来临。大众旅游发展20多年来,美食旅游的客流最初主要从农村流向城市,随后双向流动开始增强。当前,城乡之间寻求差异化美食体验将成为趋势,且流动强度变强、流动频次变高。

《报告》指出,中国目前的美食旅游有几种发展模式,首先是以八大菜系和特色餐饮为代表的传统美食驱动型发展模式。广东的生猛海鲜、成都和重庆的火锅、兰州的牛肉面、江南的水八珍、山西的面食等,都是老百姓眼中的美食地图。市场化和产品化的美食线路都是吃出来、走出来的。

“我的行程我做主,我的美食我做主”,游客在旅游目的地不仅要吃得有味道,还要吃得更健康、更有个性。《报告》指出,由资本、文创和现代商业模式拉动的时尚美食也成为美食旅游的发展模式。需求就是商机,长沙文和友、海底捞、北京宴,还有广受年轻人喜爱的茶颜悦色、喜茶、蜜雪冰城……都成为游客的打卡点。值得关注的是,在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大都市,国际餐饮品牌已广泛介入当地的美食地图,成为美食旅游的新亮点,无论是面向大众的麦当劳、肯德基,还是上榜米其林的北京京兆尹、上海UV紫外线、广州花园酒店的斯蒂勒,它们以国际标准和时尚气息,成为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当代美食新空间。

戴斌认为,很多时候,游客吃的是美食,体验的是时尚与个性,追求的是个人的生活方式。一旦美食开启了与旅游深度融合的进程,不管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高星级酒店的商务餐厅、商业街区的社会餐馆和遍布社区的早餐小吃,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游客需求的冲击与改造。

此外,随着旅游空间从风景到场景的转变,美食在旅游目的地建设和发展体系中的地位越发凸显。推广美食旅游品牌也是美食旅游发展的模式。浙江的“百县千碗”、湖南的“味道湖南·去湘当有味的地方”、安徽的“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广州亚洲美食节、青岛啤酒节、济南鲁菜美食节等美食成功营销案例表明,美食已纳入地方旅游发展的战略视野,成为促进旅游消费、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培育美食城市街区

《报告》指出,那些具有浓厚美食文化渊源、完善商业配套设施、旺盛的居民出游潜力的地区,也是美食旅游相对集中的区域,全国已呈现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四大美食旅游集聚区。以现代型综合城市为依托,应培育一批美食旅游城市和街区,辅以重点旅游村镇,进而形成美食旅游的空间支撑。

《报告》建议,应依托高星级酒店和有影响力的社会餐饮,分类培育美食旅游的市场主体和产品品牌。同时,将地方特色餐厅向旅游市场推广,通过口碑传播将地方美食转换为旅游美食。注重发挥旅行社、在线旅行平台和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将美食列入旅游目的地攻略,让更多游客为了心仪的美食而到访一座城市。

《报告》还建议,文旅及相关部门应引导地方和企业加强国际与港澳台地区的合作,利用多边机制和社会力量,推出“东亚美食旅游之都”“一带一路美食旅游之旅”“欢迎中国—美食餐厅”“你好,中国—美食之旅”等品牌,助力美食旅游的国际化推广和品质化提升。

责任编辑:

标签: 健康 生活

精彩放送:

新闻聚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