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废品的“段子手”:越努力越幸运
一个被收废品耽误的“段子手”火了:
11月4日,刘阿楠发布了一条朋友圈:喜提700万。
从2019年开始拍摄短视频,刘阿楠靠发布自己捡废品的日常在某短视频APP收获700万粉丝。虽然他颜值在线,可以靠脸吃饭,但仍然愿意每天在自己的废品收购站“吟诗、淘宝”,坚持靠“才华”养活自己。
“再生资源大中华地区执行总裁兼CEO”
“我的父母是开废品站的,三个舅舅也是开废品站的,还有大姨、三姨,都开过废品站。”刘阿楠认为,他的家族是“建立在废墟上的”。
1992年出生的刘阿楠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收废品的。“开大车才是我的梦想。”想一边旅游一边挣钱的他,怀揣梦想奔波在成长的路上。然而,跑长途的辛苦和行业不景气让他经历了两年低谷期。重新回到家乡的他,摆过地摊、卖过服装、打过工,也做过生意。闲暇之余,他迷上了看短视频,“90后”的他总觉得,自己还年轻,可以多尝试新鲜事物。工作上没能达到自己的预期,在家人的劝说下,最终还是回归家族的老行当,每日弯腰“拾趣”。
那年,刘阿楠25岁,成为河北邯郸一家中型废品站的老板。
“这不叫垃圾,叫可再生资源。”刘阿楠说,“废品站的日常就是把收来的废纸、钢铁、酒瓶子这些东西按级别归类打包好,卖到造纸厂和钢厂,让他们再利用。”所以,他自称“再生资源大中华地区执行总裁兼CEO”。
收废品的日常,为什么这么好看?
他记得那个灵光乍现的下午。刘阿楠和朋友去河南新乡的旅游度假区玩“网红桥”,他和朋友兴致勃勃地摇了三个小时,人像粘在了桥上似的,周围人纷纷举起手机对准他们拍,他变成了焦点。
“我应该拍真正属于我自己的生活。”他想到他的废品站,想到他在废品站捡来的无数宝贝,那是他的乐园啊。
他拍了一个捡手表的视频。视频内容是,他偶然在纸盒里发现一只手表,平常他捡的手表也挺多,没在意就扔了。但视频发出后,网友纷纷留言说,这是万国表,价值两万多元,好多人说想买这块表。
在他一千多平方米的废品站内,刘阿楠总能捡到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书籍字画、纪念邮票、纸扇、鸡毛掸子、麻将、皮夹、手串、缝纫机、手机壳、望远镜……
他捡了七八十块手表,价值从几十块到几万不等;他捡过七百多斤的字帖,一千多斤的各类书籍;他还捡过一对香奈儿耳坠,一只卡地亚手镯……
由于不知道下次能捡到什么,是否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宝贝”?每天,都有数万名网友守在他的账号前,看他又拾到了什么稀罕宝贝。“看得我都想去废品站上班了”是评论区最高频的感叹。
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要靠才华
刘阿楠在视频中从不露脸。年轻帅气的他出镜时总是戴一个大口罩遮起半张脸,显然这不是一个依靠颜值生存的视频博主。
“大金链子大金砖,一天总往兜里钻。”“捡到什么不重要,揣进兜里的感觉最美妙。”网友们每天等待的,除了会捡到什么“宝贝”,还有刘阿楠脱口而出的“段子”。
“远处江天无尘埃,一抹绿染秀千山。凡事俗尘烟火起,唯有初心无波澜。”“生活不易且努力,世态炎凉莫自弃,厚积薄发就万里,不忘初心做自己。”为了创新自己的短视频,刘阿楠尝试在视频中加入自己创作的开场诗。他说,虽然自己没上过几天学,但是对知识依然向往。收集来的1000多斤书,他专门整理出了一间屋子,把它们摆放整齐。
“盛世凌云当空起,龙啸九天度我心,南归大雁悠然行,人生短暂一定赢。”每次刘阿楠吟完诗,都会做自我介绍,“其实我是一个收废品的,我的副业呢——就是天天捡宝。”
“我是个‘90后’
我在很努力地经营自己的废品站”
“拍段子、当网红只是我一天中的一小部分。”刘阿楠真正的日常是将废品分类、剪断、压块、装车运输,每天忙忙碌碌要10多个小时。晚上10点下班之后,刘阿楠才会坐下来整理自己用手机拍下的片段,串词、剪辑,直到凌晨。
网友们评论最多的就是:看你视频,我也想去收废品了。“真的有粉丝看了我的视频,回家开起了废品站,但是刚开始就赶上了疫情,成本也没赚回来。”很少透露个人信息的刘阿楠说,大家觉得这项工作好玩还挣钱,盲目地进入这个行业,但隔行如隔山,难免会碰壁。因此,他劝大家,不要盲目创业。
刘阿楠是废品站里为数不多的年轻人。“站里的工人都是40岁到60岁的中老年人,年轻人嫌废品站的活儿脏,不愿意干,只有上了年纪的为了养家才愿意收捡废品。”
“我就想通过自己告诉大家,我是一个‘90后’,我在很努力地经营自己的废品站。”在刘阿楠刚刚走红的时候,曾有运用MCN(一种网红经济运作模式)的专业公司向他抛出橄榄枝,承诺给出年薪最少400万,但他拒绝了。“家里靠收废品一年也能挣几十万,该有的都有,我觉得足够了。”对他而言,一份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更能让他心安。他坚信,只要勤劳,总能积攒出一份财富。
在刘阿楠微信朋友圈的封面上,有他和很多大货车的照片,那是他曾经的梦想。而他的个性签名是:“饱谷总弯腰,智者常温和。”
相关推荐:
- 中国成功放归25只麋鹿 通过GPS项圈实现麋鹿保护网络化管理
- 十月科学流言榜发布:板蓝根抗新冠?结节癌变?都是断章取义
- 65.6%未成年人使用过短视频 五成未成年人赞同在父母同意下使用
- 诱导大学生贷款:屡遭投诉的公司何以屡禁不绝?
- 退出家长群能否打破教育的僵局?教育竞争下的“剧场效应”如何避免?
- 云南“中考体育100分”:“三公”怎保证?视力入中考需考虑时间差
- 天津上调工伤保险待遇标准 上涨幅度160~190元
- 从“空想”到实现!让科幻“点燃”未来
- 北京245万人次绿色出行积攒“碳能量” 绿色出行用户比例增长2.5个百分点
- 中老年人刷起短视频更入迷?沉浸于短视频的“爸妈们”该如何正确“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