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电话:
您的当前位置: > 热点 > > 正文

当前消息!极端天气对全球经济影响不小

来源:经济日报 时间:2022-08-08 08:04:41


(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轮番上演,极端天气渐有常态化趋势。2020年,大西洋飓风数量创下新纪录,其中11月份中美洲史无前例地出现了连续的4级飓风。2021年,北美多地出现罕见高温天气,当年7月份成为有记录以来地球最热的一个月,欧洲遭遇了创纪录的暴雨袭击和洪涝灾害。今年夏天,整个北半球都遭到异常高温天气袭击,欧洲热浪爆发一周就导致1000多人遇难,多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英国更是发布了该国历史上第一个“极端高温”红色预警。

造成极端天气的因素有很多,长期的气候变化被认为是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出现的主要推手。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21年8月份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气候系统不稳定加剧。报告还明确指出,自1750年左右,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上升无疑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更需警惕的是,随着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加剧,极端高温事件的频率和规模将会进一步增加。

气候变化对全球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基础设施安全以及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均构成长期威胁,既给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逆的损害,也给全球经济造成重大损失。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UNDRR)在《2000—2019年灾害造成的人类损失》报告中指出,2000年至2019年,全球共发生7348起重大灾害,42亿人受到影响,经济损失约2.97万亿美元,这一数字远超1980年至1999年间的4212起重大自然灾害。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此外,财富和人口的增长也是导致损失增加的原因。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已经不容忽视。

首先,极端气候事件对不同经济部门、不同国家造成的经济影响存在差别,可能加剧不平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者所罗门·项评估了1970年至2006年极端气温和飓风对28个加勒比海地区国家的经济效应发现,不同经济部门所受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采矿业和公共设施部门因飓风损失惨重,建筑业却在飓风过后出现显著增长,因为灾后重建使其获利。另外,很多研究发现,对于贫穷国家来说,极端气候事件对其经济的影响会更大,因为这些国家应对手段和资源相对有限,因此气候变化加剧了国家之间的不平等。

其次,极端气候事件对经济的影响会产生累积,严重制约受灾国长期的经济增长。所罗门·项和美国芝加哥大学阿米尔·吉娜两位学者的研究表明,飓风的侵袭将降低受灾国经济增长率,且这种影响会随时间延长而不断累积。例如,菲律宾易受极端天气影响,人均收入的长期增长率下降幅度达7.28%。美国哈佛大学学者梅利莎·戴尔等人基于1950年至2005年全球125个国家的大量数据发现,气温变化不仅影响收入的绝对水平,还直接影响居民收入增长率,使得气候冲击对经济增长率的微小影响不断积累,从而长期对国民经济的增长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此外,极端气候事件存在放大效应,通过全球供应链、国际贸易等渠道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全球范围内相互放大。去年9月份,世界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能源危机。欧美天然气、动力煤、原油等能源品价格纷纷涨至历史高位,不仅如此,能源价格的上涨,还大幅推升了欧美电力价格,进一步加剧能源危机冲击。造成此次危机的导火索就包括极端天气拖累欧洲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导致对传统能源发电的需求激增,能源的供需缺口急剧扩大,促使能源价格上升并外溢到世界其他地区。欧洲从2021年初开始,长时间出现超高压异常天气,海上风速大幅下降,风力发电量随之骤降。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阿马拉辛赫·佩里尔等学者研究发现,由于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能力高度依赖于天气条件,使得可靠性和稳定性面临挑战,极端天气事件导致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下降16%。

碳中和是全球大势,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势在必行,现如今已有130多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或净零排放目标,覆盖全球88%的碳排放、90%的GDP和85%的人口。包括中国、欧盟、美国、日本和英国等主要经济体都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或国家战略。气候变化已经不是未来的威胁,而是现实的危机。极端天气频发说明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在发生,因此适应气候变化也是紧迫且必不可少的应对措施。各国需要进一步加强气候承载力脆弱地区应对能力的提升,并大力推广农业保险、气象指数保险和巨灾保险等金融工具,提高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风险分担能力。

(作者系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

标签: 全球经济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放送:

新闻聚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