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电话:
您的当前位置: > 热点 > > 正文

回溯货币的历史与逻辑 为何黄金会与现代货币揖别

来源:中国证券报 时间:2021-12-27 15:08:20

发行金属铸币的种种猫腻,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误解,那就是错误地认为金属货币的含量如果稳定,其购买力也是稳定的。李义奇在其所著的《货币常识:历史与逻辑》一书中指出,金属货币的货币性与商品性存在竞争关系,这种竞争会影响货币流通的稳定:当铸币作为货币价值(面值)高于其作为商品的价值(市值)时,民间就容易掀起盗铸之风;反之,当面值低于市值,民间就会销熔铸币,也就是将金属铸币炼化,然后改为他用,将因此获得数倍于原面值的利益。

中国古代流通金属货币,哪怕是称量货币,也没有因此稳定物价。书中援引《中国货币史》整理的15世纪至19世纪中国和欧洲白银购买力变化的数据指出,经过约400年,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白银作为货币的购买力都发生了急剧下降。

《货币常识:历史与逻辑》详尽引用了中外货币发展史的相关史料和数据,令人信服地证明了金属货币流通并不必然带来物价稳定的结论。而从最近几十年的黄金价格波动率(25%)远远高于通胀率,也高于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波动率(分别是16%和18%),就证明那些致力于呼唤以重建金本位制来确保经济稳定的主张完全脱离实际。

金本位制真正推行的时间只有100余年,起源于1821年拿破仑战争后的英国,1931年被英国放弃。美国、德国、日本分别在1879年、1873年、1897年确立金本位制,又分别在1931年至1933年间放弃。

《货币常识:历史与逻辑》指出,金本位制的形成纯属偶然。英国19世纪初击败了欧陆霸主拿破仑,强化了霸主地位。金本位涵盖了当时世界货币交易的三分之二。但随着各国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增加,黄金的量已满足不了正常交易需求。比如美国在废除金本位制前,维持正常经济运行的货币供给是200亿美元,但当时美国作为货币的黄金数量只有40亿美元。其他国家同样如此。这意味着,在经济出现较大波动情况下,如果大家都要求银行存款和银行券兑现,金本位制就会很快走向崩溃。

从19世纪初到1929年至1933年大萧条,多次经济危机暴露出了金本位制的缺陷。而且,当时各国谁能较快、主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货币贬值,其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就会提振国内经济——这种对于当事国家的有利策略,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就是以邻为壑。法国、意大利等国勉强将金本位制撑到1936年,也受困于糟糕的货币经济状况,不得不效法日本、美国予以放弃。

《货币常识:历史与逻辑》认为,1929年至1933年大萧条期间,由于当时的中国实行银本位,白银价格下降幅度大于一般物价下降幅度,这就使得当时的中国处于一个宽松的货币环境,出现了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

《货币常识:历史与逻辑》书中回溯了银行货币的发展过程,尤其是每一阶段银行货币的发行权、金银准备等问题所引发的争论,给予了深入讨论。书作者认为,货币在物质形态上彻底摆脱对金属的依赖,本身是货币制度的革命性进步,使得经济摆脱了对货币供应数量的限制,而且整个社会的流动性供应也不会再因金属货币供应弹性问题而时常处于危机状态。

银行货币相当于金属货币,还具备调和价格标准和支付工具两大职能之间内在矛盾等功能,其缺陷在于币值稳定——中央银行的存在意义就在于弥补这项软肋。中央银行建立以后,其债务货币(现金)就成为市场上最终的支付手段,这是实行金属货币所无法采用的方式。书作者指出,在市场流通的界限内,中央银行货币表现为现钞,商业银行货币表现为存款负债。此外,还有体现为商业银行资产的中央银行负债(备付金存款),发挥着最终清偿手段的作用。这些使得银行货币相较于金属货币,以及与黄金挂钩的纸币体系都更加稳定。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精彩放送:

新闻聚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