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电话:
您的当前位置: > 热点 > > 正文

大宗商品指数连降两月:钢铁供需双降 煤炭保持强势供应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21-12-06 16:30:51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2月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为99.2%,连续两个月下跌。随着天气转冷、环保限产全面推进以及疫情反复,给供需两侧均带来影响,其中,淡季来临令市场需求缩减明显,前期市场刚刚建立的供需紧平衡的局面被打破,市场供大于求的迹象显现,商品库存开始积压。

受访专家表示,当前国内宏观经济运行趋稳,短期市场情绪偏乐观,但国内制造业下行压力仍不容忽视,进入12月份,需求淡季回落的局面仍将延续,大宗商品价格也将进一步趋弱向下。

钢铁供需双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钢铁供应量较上月减少3.2%,连续五个月呈现下降态势,钢铁销售量较上月减少1.7%,连续两个月呈现下降态势,且本月降幅较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研究员李大为分析,临近年底,部分未完成限产指标的企业将大力压产以保证达标,同时由于采暖季到来,北方部分钢企面临新一轮的环保限产。

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多次强调,引导钢铁企业摒弃以量取胜的粗放发展方式,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实现2021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在全国范围的限产、减产呈常态化下,大多数省市粗钢产量已经同比下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10月份,中国累计生产粗钢87704.6万吨,同比下降0.7%,这是今年以来中国累计粗钢产量增速首次为负。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11月中旬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176.28万吨,环比下降2.04%,依旧保持下降趋势。

李大为认为,随着各地压减任务的落实,全年粗钢产量不仅可以提前完成平控目标,还预计有2%左右的降幅。考虑到钢铁行业低碳发展叠加冬奥会召开在即,局部限产趋严,预计后期粗钢产量仍将保持低位。

也有部分钢厂向21世纪经济报道反映,虽然多类钢铁产品出现价格下滑,但此前库存的高价原材料已陆续消化,正在批量采购降价煤炭,利润有所提升,复产意愿增强。

不过,11月份国内钢材市场已经临近传统的需求淡季,下游采购需求正逐步减弱。

李大为指出,随着全国大范围降温,其中北方地区进入供暖期后,需求整体下滑,南方地区在房地产投资需求降速的拖累下,总体需求也有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我国钢铁出口情况整体较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前10个月,中国累计出口钢材5751.8万吨,同比增长29.5%,累计进口钢材1184.3万吨,同比下降30.3%。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受到国际经济复苏和国际钢价高企等因素影响,2021年钢材产品出口数量预计会有所增长,但进口数量将有所回落。

“2017-2020年的钢材出口数量都是逐年下降的,2021年只算是一个短现象。”李新创指出,中国钢材出口产品正随着低碳高质量发展而不断优化,但附加值仍然相对较低,同时部分关键的“卡脖子”品种仍依赖进口。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总经济师陈中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在疫情影响下大量海外订单转移至中国,但这并非“纯粹的好事”,要看到其中高耗能产业订单的较快增长。有相当一部分能源电力消费需求是在此类出口的拉动下产生,在获得订单收益的同时,也承担了大宗原料价格上涨、运费高企的成本压力,实际增益效果并不明显。

李新创表示,财政部、税务总局分别于4月底和7月底发布的关于取消(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的公告,将使未来中国钢材进出口结构发生改变,在“双碳”战略下,钢材产品更优先保障国内钢材需求和经济发展。

“对于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比较低的产品,应该限制出口,但钢铁产品的进出口不是简单一刀切,如果我们没有高端产品出口,就很难在国际钢铁高端市场上拥有话语权,而且还需要鼓励废钢、钢坯等原料和初级产品进口,推动电炉短流程炼钢技术的发展,引导钢铁行业降低能源消耗总量。”李新创说。

煤炭供应连续增长

在12月3日-5日举行的2022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上,国家发改委起草的《2022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方案》)提出,明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范围扩大,供应方原则上覆盖所有核定产能30万吨/年及以上的煤炭生产企业,需求方则首次实现发电供热用煤的100%全覆盖。

在价格上,《方案》提出,“基准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不变,但下一年的动力煤长协价格开始实行每月一调的月度定价,明确要求5500大卡动力煤保持在550元/吨至850元/吨的浮动范围,其中下水煤长协基准价为700元/吨,较此前的535元/吨上调约31%。

有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这是自2017年煤炭长协机制落地后的首次基准价调整,并给出明确的浮动区间,旨在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使煤炭价格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基本面,着力增强保供稳供的能力。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首席分析师郝向斌也在12月6日举办的能源供需安全研讨会上表示,化解煤炭供给基本矛盾在于确立煤炭合理的价格区间。近期煤炭产量快速增加,煤炭库存增长,价格平稳回落,今冬明春再次出现煤炭供应紧张的可能性并不大。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11月份煤炭供应量较上月增长3.9%,煤炭销售量较上月增长2.6%,均连续四个月呈现增长格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份以来,全国统调电厂日均供煤达到81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超过30%。11月24日电厂存煤达到1.49亿吨,比10月底增加逾4000万吨,可用24天。

李大为指出,此前预期的冷冬迟迟没有出现,火电发电量及发电耗煤量增长放缓,电厂库存已经快速回升,预计电厂采购需求将逐步减弱,但这一定程度上是通过挤压其他行业用煤需求实现的,真正的冬季用煤高峰即将到来。同时,目前绝对煤价仍处于较高水平,预计煤炭保供政策尚不会轻易退出,12月份国内煤炭供应将继续维持高位。

郝向斌认为,今冬动力煤需求总体旺盛的局面不会根本改观,但环比增幅可能会低于正常水平。无论是国内的投资规模还是后续海外疫情带来的制造业订单,四季度都会指向边际走弱的趋势,因此判断煤炭需求将会环比走弱。

“近三年来,每年11月至次年1月的月均耗煤比其他9个月多3500万吨左右,预判今年环比增量可能会维持在3000多万吨。”郝向斌说。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精彩放送:

新闻聚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