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电话:
您的当前位置: > 热点 > > 正文

数智化推动零售业加速转型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时间:2021-11-01 16:46:19

原标题:回归用户体验 提升运营效率(引题)

数智化推动零售业加速转型(主题)

“各零售企业应坚持改革创新,在数智化基础上对传统供应链和传统店铺资源进行优化、一体化,促进线上线下商品服务融合发展。同时,促进最新数字技术成果转化,释放消费新动能。”在近日由物美集团主办的“第四届北京消费品博览会暨数字零售峰会”(以下简称“北京消博会”)上,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郭文杰说。

随后,物美集团创始人、多点Dmall董事长张文中表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大形势没有变,跨国公司在中国坚定发展的决心没有变,本土企业茁壮成长快速发展的态势没有变。

零售业进入稳步发展期

经历疫情的大考,当下零售业格局面临诸多变数和不确定性。对于零售行业的发展现状,物美集团首席运营官许少川在大会中提到,现阶段,中国零售市场规模庞大且不断增长,头部玩家和一些互联网巨头通过积极并购来进行有效整合,一方面是传统商超不断拥抱互联网,一方面是互联网企业不断下沉。从消费者方面来看,既要健康、品质,还要便利以及个性化的体验。当然,价格也是消费者的关键考量因素之一。在渠道方面,受电商和O2O推动,到家场景发展迅猛,并且从单一渠道不断向多渠道,全渠道发展。

中国连锁协会会长裴亮表示,从总体来看,超市行业正在从高速扩展期进入稳步发展期,当前这个阶段是中间转型的振荡期,也是行业健康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目前,商超企业转型之路,大多是从销售导向向顾客导向转型,这是整个行业向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必由之路,也只有坚守这样的理念,才会在未来市场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物美集团COO于剑波看来,疫情加快推动和加速形成的以“到家、线上”为主的消费场景,消费者的购物周期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变为24小时无差别消费,或者是24小时无差别购物需求。

亟待数智化转型

于剑波认为,当下流通行业发展面临多重困境,包括商品同质化,严重的价格战。无论是内部的作业效率还是外部的顾客体验,传统流通行业的商业模式,都已难以适应。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目前国内零售业痛点突出,亟待进行数智化转型。通过数智化全面赋能人、货、场,实现降本增效,提供发展新动能。

多点Dmall总裁张峰表示,近年来,用户需求变化快,商品变革速度也非常快,为了更好满足用户需求,需要更快迭代,技术不再是以前一个支撑功能,它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力,需要做到实时迭代,进而通过包容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全面数字化真正地让零售做到更高效。

张峰还提到,在数智化情况下,仓储可以更敏捷支持店铺生意,同时仓库2B,2C一体的,可以实现全渠道数字化管控,真正做到人、货、场的打通和重构,从效率上,不管是交场时间有1.5小时提速,还是供应商等待时间有20分钟缩短,只有真正从数据驱动角度做到端到端效率提高,才能不光让零售企业享受到红利,也让供应商享受到红利,提高全链条的效率。

许少川表示,物美一直致力于成为数智化体系赋能的中国生鲜快销行业整合者,在业务战略方面打造业务中台,从2C到2B端,从到家,到店,到餐厅,到食堂,打造全渠道的服务建设能力,通过强大的数字化系统,实现人人在线,事事在线,物物在线,驱动业务的推动。

全链条全要素数字化重构

当下,数智化时代的潮流已经到来,零售业如何更好适应?张文中认为,只要真正做好商品,让商品具有竞争力,具备安全高标准,让消费者信赖;同时,做好全面数字化,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减少从田间地头、品牌工厂,到终端销售的成本。数字化将给零售行业带来巨大的机会,真正实现规模和敏捷性兼具,让老百姓吃得更安全、更丰富、更方便。

于剑波表示,要用数字化的理念方法、技术工具,对全链条、全要素进行结构重构,例如,物美+多点的模式。从人力方面,建构了数字会员、精准营销、全渠道触达、ROI追踪会员运营体系;在货方面,也就是商品方面,建立了数字选品、可视化全列、AI自动补货数字化商品运营;在店铺运营方面,建构员工在线、数字驱动、任务导向,实时解决这样一个数智化店铺运营能力;在供应链方面,依据多点的SaaS建构了实时数据、精准订货、敏捷补货、库存预警,联合生意计划、联合预测供应链体系。只有对传统商业模式进行数字化结构重构,才能提升内部效率,改善顾客体验。

从品牌商的角度,百事公司大中华区食品业务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谢长安表示,新零售环境或数智化环境是挑战更是机遇,在新时代是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消费者体验为驱动的关系,这种关系下,需要企业以服务消费者为目的,互相发挥特长及能力,从品牌方来说,就是去激发跟转化消费力。过去束缚于门店选址的局限性,当接入线上线下全域的概念以后,已经打破这样的局限性。未来,零售业更多的是向“货找人”的趋势发展,无论是场景,无论是人群,甚至是需求,都可以实现更大增长。(中华工商时报记者刘弋瑗)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

精彩放送:

新闻聚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