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电话:
您的当前位置: > 聚焦 > > 正文

“一债难求”难解 储蓄国债再现“日光” 业内人士:5月下旬“资产荒”有望迎来缓解-今热点

来源:每日商报 时间:2024-05-14 17:15:43

(记者 苗露)进入今年以来,政府债在个人投资者中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5月10日至5月19日,新一批储蓄国债正式开售。然而,仅仅是发售第一日,在今年前两期国债发行时出现“日光”的抢购情形再次发生。


(资料图)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受去年国债增发以及地方化债的影响,今年以来政府债融资节奏整体偏缓,市场上“安全资产”较为稀缺。不过,期政策导向已经逐渐明朗。业内人士表示,5月下旬或将迎来超长期特别国债的供应落地,在监管推进下,专项债发行也将放量,未来“资产荒”有望缓解。

储蓄国债抢购热潮持续 部分网点一小时“抢光”

年来,随着存款利率多次下调、大额存款等产品限购后,寻求收益的投资者们纷纷广开信息渠道,这次看上的是自5月10日开始发售的新一批储蓄国债。

今年以来,随着部分商业银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国债利率已高于同期限定期存款收益率,再加上国债保本保息、收益稳定的特点,让它备受投资者青睐。

记者咨询了某国有大行在杭机构网点的工作人员,对方称,5月10日一早,就已经有不少网点门口排起长队,队列里的顾客均为购买国债前来,最早的客户可能不到凌晨六点就已经在了。

财政部公告显示,第三期和第四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最大发行总额300亿元,其中,第三期期限为3年,最大发行额150亿元,票面年利率2.38%;第四期期限为5年,最大发行额150亿元,票面年利率2.5%。

从利率上看,此次发行的储蓄国债票面利率均低于去年同期水。不过记者注意到,与目前国有大行定期存款利率相比,储蓄国债仍具备一定优势。记者梳理了各大银行官网的相关信息,发现目前四大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的三年期定存挂牌利率为2.35%,五年期挂牌利率在2%至2.4%不等。而随着手工补息、压降大额存单等举措持续推进,国有银行高息存款的后门也已被“补上”。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市场数据监测显示,3月份国有银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均利率为2.369%,五年期定期存款均利率为2.388%,均略低于储蓄国债利率。

虽然发行公告显示发行期为5月10日至5月19日,但事实却是大部分网点销售额度均在当日就售罄,有的甚至一小时内就被抢光,重现了今年前两期的“日光”场景。

据了解,财政部会同人民银行将当期储蓄国债(凭证式)计划最大发行额按发行通知中规定的代销额度分配比例,分配给承销团成员。由承销团成员统筹规划销售网点,合理分配额度,方便投资者购买。因此,尽管是同一天开售,每个银行网点的国债额度不尽相同。

“一债难求”仍未解 官方此前表示将增加额度

对于国债大受欢迎,出现“一债难求”的现象,财政部国库司司长李先忠在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做出回应。

李先忠表示,储蓄国债代表的是国家信誉,保本保息、收益稳定,长期以来受到投资者青睐。从今年3月、4月储蓄国债发行情况看,总体稳,但确实存在局部的供需矛盾。

其中,凭证式储蓄国债通过银行网点柜面销售。电子式储蓄国债则既可以在柜面销售,也能通过网上(手机)端销售,销售额度可以在不同银行、银行内不同网点间,以及柜面和网上(手机)端灵活调剂。即使销售方式与凭证式储蓄国债相比更加多样,但依旧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对此,李先忠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采取适当增加发行规模、提升电子式储蓄国债信息化服务水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凭证式储蓄国债的额度分配机制,更好地匹配有实际需求的网点,并研究优化凭证式和电子式两种储蓄国债发行比例的中长期安排,更好地满足投资者购债需求。

另一方面,部分银行“一债难求”背后,市场“资产荒”等话题愈加受机构关注。不少机构认为,受去年国债增发以及地方化债的影响,今年以来政府债融资节奏整体偏缓,市场“安全资产”相对稀缺。

未来“资产荒”是否会延续?多数机构认为,政府债券供给高峰或即将来临,将一定程度上改变市场“资产荒”局面。根据国盛证券研报,2024年以来地方政府一般债和专项债分别发行0.57万亿和1.18万亿元,同比分别减少0.22万亿和0.58万亿元,发行节奏仍慢于去年同期,后续有望加速。

国金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樊信江预测,今年5月国债净融资或达7500亿元,6月考虑特别国债发行或超8000亿元,5、6月利率债发行规模达2.4万亿元和2.8万亿元,净供给达1.5万亿元和1.3万亿元。

“假设供给在5至6月充分释放,利率债供给规模约为4万亿元,同比多增2.2万亿元。”安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刘璐认为,市场的欠配缺口和净供给缺口基本匹配。据她测算,一季度银行和保险两大配置型资金之和的欠配缺口也超过2万亿元。

责任编辑:

标签: 储蓄国债是什么 储蓄国债和定期存款的

相关推荐:

精彩放送:

新闻聚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