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手机带入校园,孩子用手机应“拿得起放得下”做到正确使用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手机入校园,该进还是该禁?这个话题早有讨论,正反双方各有道理。
反对手机进校园者认为,青少年自控能力尚不足,部分自控力较差的学生容易沉迷手机,影响学习、损害视力,甚至接触到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而另一些支持手机进校园的家长认为,离开手机,孩子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没法与家长交流沟通。还有人提出,有的作业就是要求在网上完成提交的,不带手机怎么做?
对于如何解决禁带手机后的沟通需求,教育部通知作出了安排:学校应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探索使用具备通话功能的电子学生证或提供其他家长便捷联系学生的途径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
教育部还明确,学校要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到这里,事情是否就已经完美解决了?其实不然,手机进校园之争只是问题的表层,真正的核心是,如何引导孩子们正确、合理使用手机。
事实上,许多成年人都已被手机“绑架”,更何况中小学生。
美国某大学对世界上10个国家1000名学生进行了24小时“无媒体”体验实验,让他们在一天之内不使用包括手机在内的任何多媒体设备。经历了这个项目的大部分学生表示,失去了手机让他们“坐卧难安”,表现出烦躁、不安、紧张、消沉等负面情绪,很多人甚至没有完成整个项目。
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副局长张恒柱介绍,管控中小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已成世界共识。意大利、法国、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明令禁止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或者课堂,有的规定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学生才能使用手机,芬兰禁止向初三以下的学生销售手机。
张恒柱建议,有效引导学生使用手机,可通过管理、诊断、教育三步法。一是管理。通过家长、学生、教师三方一起制定共同的手机管理制度,帮助学生在学校、家庭都能遵守规定,慢慢养成良好习惯。同时开展丰富的活动,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给孩子提供比较合适的宣泄压力的渠道,让孩子慢慢地放下手机去做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情。二是诊断。分析“手机对这个孩子的意义是什么”“学生没办法放下手机背后的成长诉求是什么”等问题,增加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教育。要入情入理,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
“要把手机使用管理当成对学生开展教育的契机,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认为,要通过手机使用管理,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规则意识,帮助他们提升信息素养,学会网络礼仪。
专家建议,制定手机使用管理规则要全班师生或全家人一起讨论,并形成公约。班级制定的公约要跟家长达成共识,让学生在家使用手机的要求跟在学校尽量保持一致,提高家校协同配合的教育效果。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规则一经制定,就要严格遵守执行,并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帮助学生养成规则意识,自觉遵守规则,并形成依照规则行事的良好习惯。
学会正确使用手机是一门必修课,也是当下教育的一部分。王殿军说,手机曾经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未来,我们很难预测孩子的人生会出现哪些更新的工具、更新的事物。现在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和管理手机,那么将来学生走上社会,才有可能在面对更新的事物时做到正确驾驭、合理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