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沉默”的伤害,你能接受“留言式聊天”吗?
“我回你是秒回,你回我是轮回”
你能接受“留言式聊天”吗
如果对方长久不回信息,或超出以往回复的时间间隔,我们就容易产生对方“已读不回”的判断,进而陷入“不确定”的处境,忍不住猜测原因,甚至将这种不回复解读为轻视和反感。
——————————
一个心情愉快的下午,小桐偶然在路边看见了一只小猫,便随手拍了下来,把照片发给了闺蜜。
“看,好可爱的小猫啊!”
到了晚上,闺蜜并没有回复。小桐想,她是不是很忙,还没来得及回消息呢?
睡觉之前,闺蜜还是没有回复。小桐不禁猜测,难道是自己发的内容太无聊了,对方并不想回……
小桐本来轻松的一天,以一种略紧张的心情结束了。
直到两天后,闺蜜终于发来了消息,但是说的却是另一件事,完全忽略了之前的消息。这让小桐更加难受了。
无论是朋友间的日常互动,还是线上办公时的合作沟通,我们都经历过发出去的消息长时间没有回应的情况。“留言式聊天”指的就是这种短期内得不到回复的聊天方式。聊天框变成了留言板,只有一方在说话,或者双方的对话时隔很久,不在一个频道。
线上聊天软件使得沟通更加便捷,但遥远的网络交流也增加了不确定性。在线下互动中,动作、表情、预期都可以帮助我们传达和接受信息,而线上交流时,我们却可以轻而易举地逃避对方的请求,做到“杳无音讯”。
“杳无音讯”的杀伤力
大多数时候,我们在发出消息之后,都希望得到对方及时的、认真的回应,而信息接收方的“沉默”或“滞后”却违背了这种期待。到底会不会使发出信息的一方感到受伤?首先要看双方的关系状态。
周玮有个闺蜜3人群,她们从上大学就是同一专业的校友,毕业后又先后应聘到同一个单位,经过10年左右的交往,3人早已发展为超越其他关系的老友记。她们在群里讲话随意,分享多样,谁多说一句少说一句,有可能收到回应,或者完全没回应,如同多年老夫老妻,即便是隔好几天再回复,都没有被冷落的担忧。
这种关系安全感强,情感稳定,谁也不会把“回复是否及时”当作检验的信号。但如果双方不是“强关系”,而是一般关系或“弱关系”,肯定会使发出信息的一方产生挫败感,影响双方的连接。
当发出的消息长久没有得到回复,或者超出对方以往回复消息的时间间隔时,我们就容易产生对方“已读不回”的判断,进而陷入一种“不确定”的处境,忍不住猜测对方不回复的原因,甚至将这种不回复解读为轻视和反感。心理学研究发现,相比于粗鲁的回应,这种不回复、迟回复导致的“忐忑”心境会给消息发出方带来更大的伤害,甚至影响消息发出当天的睡眠质量和第二天早晨的情绪。
培训机构顾问娜娜一直都和老师们保持密切合作,但突然有一天她发现,当她向一位老师发出讲课邀约时,老师不再及时回复,而是隔天回复,当这样的情况持续两次,娜娜对于继续合作有点没信心了,第三次邀请,老师就不再回复了。娜娜托别人打听老师的近况,同时一直反思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日常关系到底出了哪些问题……娜娜说:“相处多年、合作特别愉快的关系突然死亡,让人觉得极其挫败,也很莫名其妙。还不如直接告诉我,我到底哪里做得不好。”
长久的间隔和沉默不仅会影响线上沟通的效率,还会减少沟通双方对情绪的积极表达:如喜爱和赞赏,建议和意见,最终恶化双方的关系。
当人们把“留言式聊天”当成了一种惯常的沟通方式。经历了他人沉默的对待之后,我们渐渐习惯了这种表达,最后可能也成为沉默的一方。不经意间,我们也“随意地”忽视新消息,而屏幕那头,可能有个忐忑的心情,正焦急地期待着。
拒绝“沉默”的伤害
消息没有得到期待中的回应,怎样解释对方的沉默很重要。我们可能会“简单粗暴”地归结为“逃避和厌烦”。正是这种解释对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双方的关系造成了损害。
在生活节奏加快的当下,各种消息肆意地“入侵”生活的每个角落。这种情况下,收到消息却忘记回复,或者用“意念”回复的情况常有发生。当我们需要对方及时地回应时,直接向对方表达,比暗自神伤要好得多。
有一种方式可以延迟双方处理信息的焦虑:收到请求后及时确认,无法立即给对方答案,也应该说“稍候看”“收到”,让对方知道会在一段时间内再联系等。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太忙来不及回复对方,但也应该在沉默后及时地作出解释,告知原因。
职场上的合作关系中,沉默或迟滞回复除了给对方造成不良感受,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损失。当信息发出的那一方没有收到期待的回复时,继续合作的欲望也会大大降低。
无论是发出消息的一方,还是沉默的一方,都应该尽量减少“留言式聊天”的出现,避免把这个习惯当成理所当然。
相关推荐:
- 人脸识别日益普及滥用问题引关注 这些传言你相信了吗?
- 新时代呼唤“非标准人才”!数智时代人才标准如何更精准
- 每天加班太累?勇敢一点,让我们治愈“不想上班”
- 新的一年你充电了吗?新的一年早点睡,能减脂增肌、皮肤变好、头发变多……
- 学生每人会一种乐器 这所大山里的“摇滚学校”只有108个学生
- 过去四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逾251万 学成回国者达201.3万人占比近八成
- 扫码点单 疲惫不堪!什么时候吃个饭花样这么多了?
- 手机被陌生人操作转发微信朋友群?积分兑换“奖励”下谁“绑架”了你的微信
- 告别走过场学会真本事! 体美劳成了硬杠杠欲媲美主科
- 北京小客车指标:“弃号”十年内不得参与指标配置 明年或将获得新能源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