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电话:
您的当前位置: > 旅游 > > 正文

国内医药创新投资步入“理性期” 创新药企调整策略穿越低谷 环球快资讯

来源:证券日报 时间:2023-09-28 10:07:44

本报记者 张 敏


(资料图片)

见习记者 熊 悦

“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9月25日开幕的第八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谈及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未来时,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如此表示。

以创新为驱动的生物医药产业高度依赖资金支持。在经历了2021年前后的投融资热潮之后,近两年,国内生物医药投融资整体遇冷。

《证券日报》记者在参会时观察到,大会开幕当天的两场专题讨论会上,资本寒冬、估值去泡沫成为被反复提及的关键词。与此同时,苦练内功、持续创新、拥抱合作,成为诸多创新药企穿越低谷的共识,行业回暖、迎来春天,更是让业界翘首以盼。

回归冷静

实际上,不管是创新药企高层人员,还是行业协会政策研究者、医药投资人士,多倾向于认为此轮生物医药资本遇冷,与其说是行业正在“经历寒冬”,不如说是让行业“回归冷静”。

“过去几年的投融资热让药企感觉良好,现在是时候回归到原来的价值了。”先声药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任晋生表示。

目前,国内医药创新投资正在从“盲目期”步入“理性期”。一级市场上的投资机构对于创新药项目的投资趋于谨慎,创新药项目的估值也重新被审视。

Wind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医药生物行业在二级市场的估值波动明显,目前行业整体估值已回归到2020年初水平。同时,一级市场投融资谨慎,今年上半年融资总额同比下滑,单笔融资额降低。

醴泽资本管理合伙人李凯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本质上创新药的投资模式只有一个,就是找到一个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医药创新本身是高风险行业,资金是非常宝贵的,此前创新药企为推高自身估值而做的低效投入,在当前的资本环境下将难以为继。

在这种大环境下,国内创新药企也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研发靶点选择及管线布局。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列明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当前的确有很多创新药企面临资金困难,贝达药业已经靠创新药产品销售实现正向现金流,生存已不是问题,但公司仍理智对待目前的现状。

穿越低谷

市场对生物医药产业存在刚性需求,因此长远来看,业内人士对行业发展仍持乐观态度。任晋生认为,眼下的资本寒冬让创新药企感觉有点“冷”,但是企业自身经营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

做差异化的创新产品、紧盯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为后续商业化奠定基础,依旧是药企做创新研发的核心主线。记者从几位国内创新药企高层人员处了解到,为适应资本寒冬、靶点内卷的行业发展现状,这些药企在研发管线的布局、再融资策略的选择等方面有所变化。

“在研项目上要进行价值排序,保证重点项目投入。同时适当做一些资金储备,比如考虑适时发债进行再融资、适当增加负债率、使用银行授信等,将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面,以保证在研项目的顺利推进。此外,现在也是寻找一些优质项目的好时机。”丁列明表示。

和黄医药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官苏慰国表示,身处资本寒冬,药企们都需做好准备。在融资环境更为严峻的情况下,和黄医药目前的策略是尽快实现盈利,达到自给自足并进入可持续发展模式。对于资金投向,会有更加谨慎的决策。“以前我们临床研究没有资金方面的压力,但是现在对于产品管线的临床研究会反复分析和有所选择。同时,对于决定哪些管线产品优先开发、进入商业化方面,不是所有产品都推,而会重点推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更高竞争力和市场价值、商业化成功性更高的产品。”

整体而言,几家受访的头部创新药企的产品管线布局策略正逐步向专业聚焦转变,即将有限的资源和力量集中到最有价值的差异化品种上,或是对产品进行多适应症开发,以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

宋瑞霖表示,当前国内医药创新不缺产业政策,缺的是市场政策。“资本从来都不是因为一个产业政策就投资的,一定是看到未来的市场。可以用产业政策来刺激投资,但就可持续性发展而言,需要一个良性的市场。”

宋瑞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目前国内医药创新力量还比较弱小,一方面,需要市场在创新药支付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包容度;另一方面需打通创新药进入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在融资渠道方面,宋瑞霖提到,政策层面上,如何保证融资平台和资本退出平台的畅通,也非常重要。

责任编辑:

标签: 资本 商业化 投融资 产业政策 生物医药

相关推荐:

精彩放送:

新闻聚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