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良性循环的“三个基本匹配”
文 | 应习文 看懂经济专栏作家
“良性循环”与“房住不炒”是当前房地产行业发展的两大关键词。其中,“房住不炒”更多是针对房地产泡沫的限制,而“良性循环”则更侧重于对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托底”政策。在2021年下半年房地产行业出现骤冷的大环境下,2022年也将成为房地产行业探索“良性循环”新发展的关键之年。
短期内,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的关键是扭转预期恶化下的行业负反馈螺旋。从更长期的视角来看,在房地产处在基本面变化的历史拐点之上,“良性循环”需要从房企、居民和政府三部门入手,以实现长期的健康发展。
我们提出可以把房地产健康发展需要的宏观指标特征概括为“三个基本匹配”。即在人均居住面积持续增长,住房条件持续改善的基础上,居民购买力与房屋价值增长基本匹配,城镇住房总价值与广义货币总量基本匹配,以及政府部门总负债与城镇住房总价值相匹配。
“良性循环”提出背景:房地产业已处在历史拐点
从整个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基本面来看,当前已经处在了历史拐点之上,此时提出“良性循环”,对于行业实现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认为房地产行业达到历史拐点主要有三大特征:
一是人口由增长转为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人口数据,2021年全年我国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
近十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数量下行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011-2015年,出生人口数都在1600万之上。2016年,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当年出生人口达到1786万人。2017年的出生人口达到1723万人。不过,2018年之后,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的生育势能就已经基本释放,当年出生人口降至1523万人。2019年我国的出生人口下降到1465万人。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的暴发又对生育率形成严重冲击,2020年出生人口为1200万,较2019年出现断崖式下跌。2021年尽管疫情有所控制,国家也颁布了三孩政策,但其效果最快要到2022年才能显现,全年出生人口仅为1062万人,再次出现大幅下跌。
预计2022年三孩政策的效果有限,人口大概率转为负增长。首先是生育过二孩的育龄妇女基数相对较小,目前我国育龄妇女数量为3.2亿,且未来每年大致会减少1000万人,根据前几年二孩的出生数量以及总和生育率大致推算,生育过二孩的育龄妇女数量大致在6000-8000万人;其次,生育过二孩的妇女在放开三孩后的生育意愿,显然会比当初生育二孩时要低不少。保守测算2022年疫情原因消退与三孩政策效果显现,将使我国育龄妇女生育率降幅放缓,全年出生人口在990万人左右,总人口大概率将转为负增长。
二是城镇化空间下降,速度放缓。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21年末全国城镇人口9.1亿人,城镇化率为64.7%,较2020年提升0.8个百分点。尽管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仍在全球保持领先,但在城镇化率逐步攀升、城乡收入相对差距收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的背景下,城镇化速度正在放缓。2021年我国新增城镇人口1208万人,较2020年1794万人的水平出现明显下降,也是近25年来我国新增城镇人口数量最低的一年。
从东亚地区日本和韩国的城镇化进程来看,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城镇化减速几乎是必然现象。其中,日本和韩国均在城镇化率达到70%以后,出现城镇化率曲线斜率趋平现象。不同的是,日本在2000年左右又一次出现城镇化加速,主要源于町村老人相继离世和日本“市町村大合并”,而并非人口真实流动。而韩国在上世纪80年代末城镇化率达到70%以后就开始逐步减速,城镇化率从70%到80%用了13年时间,而从60%至70%仅用了6年时间。在到达80%后,韩国的城镇化率基本不再上升。
2020年开始,我国城镇化也出现减速现象,如果以经济结构较为类似的韩国作为参照,随着城镇化率趋近于70%,城镇化率上升曲线会逐步趋平。考虑到未来我国老龄化趋势严重以及总人口开始下降,不排除城镇化率出现类似日本的二次上升,但并不能带来城镇人口的快速增加(反而是源于农村老人数量的下降)。未来每年新增2000万城镇人口可能已成为历史,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增长规模应在1000万人左右。
三是金融加杠杆空间减小。
首先是居民加杠杆空间有限。居民收入增长是支持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动力。近些年,随着经济持续减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在逐步放缓,但个人住房贷款始终保持15-20%的快速增长,居民部门杠杆率在快速上升。据社科院数据,中国居民负债/GDP的比重在2010年末为27.3%,到2020年末为62.2%。居民继续加杠杆的空间已经较小,而且风险越来越大。
其次房地产企业面临降杠杆压力。2020年8月住建部、央行推出了针对重点房企融资的“三道红线”政策,要求2023年底需全部达标,从而开启了房地产企业全面降杠杆进程。政策推出以来,各大房企迅速调整应对,快速降杠杆、降负债。至2021年末,房企已出现大面积降档,上市房企中,红档房企降至19家,橙档房企24家,黄档房企76家,绿档房企73家。2022年作为“三道红线”达标的关键之年,房地产企业整体仍将处在降杠杆过程中。
最后是银行房地产集中度管理限制房企融资空间。2020年12月央行与银保监会印发文件,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事实上,由于前期房价上涨的压力,2019年以来,银行房地产贷款就在持续收紧,2019-2021年主要金融机构新增房地产贷款已经连续3年回落,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也在持续下降。
纵上所述,当前我国房地产发展的基本面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2022年房地产行业可能从一个增长行业变为一个下降行业,随着人口下降、城镇化减速,我们看到“房地产销售下降、投资下降,以及土地出让金下降”的景象或许不再遥远。
对房地产发展“良性循环”的短期理解
从当前房地产行业面临的长期基本面变化来看,2021年下半年开始的房企暴雷并非偶然事件。过去几年,大量房企提出“高周转”战略,持续通过加杠杆进行规模扩张。从宏观背景看,一方面市场经历了2016-2017年房地产持续去库存叠加棚改红利,房价上涨预期强;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内卷程度高,做大做强是房企保持竞争力为数不多的手段。
面对传统融资渠道的持续收紧,房企为扩大规模不得不寻找新的融资手段,包括海外发债、非标融资、互联网金融、向员工发放理财等。同时,也依靠加快销售回款来提高周转速度,但这些回款往往不用于加快施工交付,反而是开启新一轮的拿地—新开工—预售的流程。
以上高周转模式之所以能持续下去,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房价上涨预期持续存在,并促进房地产销售火热;二是房企能持续获得不同渠道的融资;三是投入成本不过快上涨。
但2020年末以来,这三个条件多少出现了松动。一是在“三道红线”、贷款集中度约束下,房企加杠杆空间大幅压缩,融资渠道迅速收紧,一些房企开始通过商票、炒作股票变现等新方法融资,但仍是杯水车薪;二是房价转为下跌,其中三、四线城市在疫情、政策调控和人口流出等因素影响下,房价失去上涨动力,部分一线城市在短期暴涨后,也受到政策强压,以学区房为代表的部分楼盘出现大幅下跌;三是房企面临的各项成本均在提升,包括主要城市土拍“两集中”导致的土地价格上升、通胀导致的原材料价格上升,以及高通胀下货币收紧导致的资金成本上升(更多体现在海外美元债上)。
正是由于以上因素,房地产行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即融资状况收紧导致房地产加速推盘,调控政策叠加促使房价松动并转入下跌,预期扭转之下房地产销售下滑,回款更加困难,房企出现信用危机,导致房子更难卖,融资环境更紧。一系列负反馈机制下最终的结果是发生违约风险。
在以上背景下,政策层面提出了要让房地产行业恢复到“良性循环”的轨道上来。一是放松房企三道红线和贷款集中度管理的执行口径,放松按揭贷款集中度管理的执行口径,加快按揭贷款的审批,满足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由此改善房企销售;二是鼓励正常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和房企发债融资,满足房企在银行间市场的发债需求,鼓励优质房企通过并购贷款、发债等并购问题房企的优质项目,承债式收购融资不纳入三道红线;三是保交楼保交房,扭转居民对当前房地产行业的悲观预期;四是22城集中供地政策调整。
以上的促进“良性循环”举措,是从短期防范金融风险需要的角度考虑,与房地产行业短期出现“恶性循环”相对应。
历史拐点上需要从长期发展角度理解“良性循环”
我们认为,要实现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不仅仅是对房企本身的要求,还需要从房企、居民和政府三部门均实现长期的“良性循环”。
金融周期的本质是杠杆周期,任何以加杠杆形式实现的发展,都最终会随着杠杆率到头而进入负反馈的去杠杆模式,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要实现良性循环就在于不以加杠杆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资金和财务的良性循环。这要求商业模式中的内源性资金可以覆盖成本,而不依赖于资产价格的上涨。这时候,外源性融资虽然往往是必要的,但仅仅是提供跨期财务平衡需求。
从房企角度理解,良性循环的核心是在不同类型地产项目商业可持续性下,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依靠自有资金和项目本身的收益覆盖成本,而非利用外源性融资在不同项目和不同期限之间进行错配。这需要房企摒弃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粗放发展模式,向低杠杆、低负债、重品质的方向转型,由传统开发下的政策红利、金融红利和土地红利,转向科技红利、管理红利、运营红利。
从居民部门角度理解,良性循环的核心是回归购房服务于居住的基本属性,避免通过“六个钱包”和高杠杆、高负债的模式,进行赌博式的购房“上车”,在房价上涨上投机。采用符合家庭预期收入的居住解决方案,保障家庭现金流的健康,实现居住品质改善和财务可持续的平衡。当然,这需要全社会在住房供给上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实现保障性租赁住房、商业化长租公寓、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房、改善型商品房的产品供给线全覆盖。
从政府部门角度理解,良性循环的核心是破除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实现预算内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平衡。近年来部分地方政府债务大幅增加,许多是对未来土地收入的透支,从而将地方发展、财政健康与房地产繁荣绑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量上马的地方项目无法实现财务自平衡,资金无法良性循环,一旦土地财政受到冲击,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将大大增加。
实现房地产“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三个基本匹配
正如货币政策目标实现具有许多便于观察的中间变量,我们认为房地产实现“健康发展”也有一系列观察指标。参考货币政策中“M2社融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的经典提法,可以把房地产健康发展需要的指标特征也概括为“三个基本匹配”。
一是在人均居住面积持续增长,住房条件持续改善的基础上,居民购买力与房屋价值增长基本匹配。
房地产价格高低有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指标,叫做房价收入比,这个比值,分子是一套房屋的总价格,分母是居民一年的可支配收入。所以该比值的意思就是居民不吃不喝要花多少年能买下一套房子。
举个例子,1991年全国的平均房价是1614元/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只有14.17平方米,所以分子上房子的价值是两者相乘为2.287万元,彼时居民的人均年度可支配收入是1700元。与分子相除,得出房价收入比为13.45。背后的含义,是指人均来说,一个人不吃不喝13.45年,可以买到与当时人均居住面积水平相齐的房子。
到了2021年,全国平均房价是16056元/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增加到了42.4平方米,分子上房子的价值达到68.1万元,而对应分母的人均年度可支配收入是47412元。得到房价收入比为14.35年,比1991年多了近一年。
从历史看,房价收入比一直都比较平稳,在11至15的区间内波动。不过,由于人均居住面积在不断增加(几乎每年增加1平米),所以整体居住条件是改善的。
因此在我们定义的这个基本均衡下,表面上看房屋价值与居民购买力均衡增长,实质上居住条件也在不断改善。既满足了生活改善目标,也维持了房屋价值的保值稳定。
从良性循环角度来看,在合理的居民收入增长下,实现房屋的保值增值,正是前文居民部门实现“良性循环”的保证。
二是城镇住房总价值与广义货币总量基本匹配。
为什么城镇住房总价值要与货币总量匹配呢?因为广义货币的增长来源于信贷派生,而合理的信贷派生需要优质的抵押品。因此,作为优质抵押品的城镇住房,就成了广义货币发行最好的“锚”。
从历史来看,1991年我们估算城镇住房总价值大致在3.68万亿元,而彼时广义货币(M2)为1.93万亿元,两者比值为1.9左右,到了2021年,城镇住房总价值为403万亿,对应M2为238万亿,比值为1.69。可以看到,货币和其优质抵押物(房产)的比例变化也不大。
这个基本匹配,暗含着房地产支撑下我国金融部门的良性循环,在我国以银行信贷间接融资为主要融资手段,广义货币发行主要依靠存款性金融机构扩张资产负债表的大前提下,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为货币发行提供优质抵押物。同时,由于货币信贷与债务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货币与抵押物的匹配,也意味着债务与抵押物的匹配,这对保持金融稳定至关重要。
三是政府部门总负债与城镇住房总价值相匹配。
最后是政府部门总负债与城镇住房总价值的比值,其中分母是我国广义政府的总负债,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政府部门和政府控制的非市场非营利机构所持有的总债务。这一数据由社科院编制的分部门的国家资产负债表提供,最早至2000年,最新为2019年,可以看到,我国广义政府部门总负债与城镇住房总价值也基本匹配,常年占比在11%至16%之间。
事实上,这里的匹配暗含了政府举债的规模限制。由于土地财政的原因,我国政府债务率天然受到房地产规模的限制。可见,要实现政府部门的良性循环,保持合理的负债规模很关键,如果对未来房价有不合理的上涨预期,可能导致负债比例过高,就有可能引发地方财政风险。
以上三个基本匹配,把“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量化了出来,可供未来的政策决策参考。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看懂经济。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标签:
相关推荐:
精彩放送:
- []星盛商业:预计2021年归属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不少于40%
- []元月武汉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刚过万套,同比骤降
- []行业透视 | 预售资金监管新规对房企利好有多大?
- []《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发布 提升监督效率效能
- []“共享保险金”制度下员工能否获全额赔付?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
- []32家拒收现金单位被罚:多家保险公司拒绝现金支付保费遭警告
- []国债期货日报
- []机构预判:2022楼市全国销售面积回落 投资低速增长
- []蜂亿健品牌:全国门店代表齐聚许昌,共商蜂亿健品牌发展之路
- []西媒:大宗商品价格涨势恐将持续
- []解剖“蓝海引擎” 城市更新的龙湖样本
- []解剖“蓝海引擎”,城市更新的龙湖样本
- []美股房地产板块怎么投?商业地产股比较香
- []厦门住宅建设集团36亿元小公募公司债券在上交所提交注册
- []信达地产:拟为无锡盛滨不超过5亿元融资提供担保
- []好未来2022财年第三季度净亏损增加5580万美元 期内营收下滑8.8%
- []银行理财部分费率降至零 但数据显示投资者盈利比例并不高
-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走向全国 人保寿险、中国人寿等六家保险公司参与试点
- []2022春节全国56家商超企业销售表现良好 其中水产类超市15家增长超20%
- []节后北京蔬菜量价齐升 预计3月份将转为下滑趋势
- []茅台直播卖酒每瓶仅299元?超低价飞天茅台是谁捡便宜?
- []胜者教育张益铭:让中国青少年成为世界的榜样
- []永安期货:强现实与弱预期之下的植物油市场——棕榈油急速领涨
- []中钢协:2022年2月上旬重点统计钢企共生产粗钢1923.49万吨
- []冶金规划院李新创:今年粗钢产量调控政策或将延续 调控原则等仍在研究
- []猎聘:2022新一线城市人才吸引力 杭州、成都、苏州居前三
- []独家房价信息披露!500万在深圳你到底能买哪?
- []业主直降200万,二手房房价大跳水,深圳的降价潮要来了?
- []厦门象屿:拟发行4亿元超短期融资券
- []上周北京新建住宅市场“暖意”显现,成交量环比大增至720套
- []医保“灵魂砍价”一针降60多万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价格降至3.3万元/支
- []节后10只新股无破发股 中触媒、东微半导等首日涨幅仅不足1%
- []产品业绩垫底 基金经理叶佳旗下两只基金最大跌幅36%
- []游戏巨头暴跌 腾讯报收445.4港元跌幅达5.23%
- []新冠治疗板块大涨逾3% 科兴制药跟涨16.62%
- []油价金价齐涨 有望推动其他商品价格上调
- []“东数西算”概念持续火爆 亚康股份、首都在线等涨停20%
- []证券基金从业者规则出炉 重点明确相关人员任职要求及管理责任
- []虎年首期LPR维持不变 预计后期或有下调可能
- []阳光城、蓝盾等30家公司股东被动减持 股价下跌显露质押平仓风险
- []云端冬奥会超27亿人参与冬奥互动 首次实现电视、网络零延迟转播
- []弥牛鲜牛肉火锅加盟费用详情【总部地址】
- []白俄罗斯钾肥出口遭制裁 全球钾肥供应短缺
- []中原期货周涛:尿素 维持短多长空思路
- []机构:欧洲粮仓火药味渐浓 能否引爆农产品市场?
- []俄乌局势“一夜变天” 对黄金、原油影响几何?机构火线解读
- []首个一线城市房贷利率大幅下调
- []广州六大国有行房贷利率调整为首套5.4%、二套5.6%
- []70城房价降势减弱 开年释放回暖信号
- []绿城房地产集团:完成发行10亿元公司债券 票面利率3.28%
- []华发集团:完成发行1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 票面利率2.47%
- []张江高科45亿元小公募公司债券在上交所提交注册
- []不爱喝酒的广东人,居然被百年糊涂拿下了?!
- []德国央行:omicron拖累经济增长 德国或已陷入疫情以来第二次衰退
- []利率上升削弱美债吸引力 交易员开始寻找外汇避风港
- []分析人士:低库存支撑豆粕维持强势
- []深圳1月份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4% 样本均价74887元/m?
- []楼市暖意初显 一二线城市房价企稳改善
- []厦门象屿:不超过28亿元公司债券票面利率最高为3.65%
- []首付降 欲买房者“跑步入场”?黑色系后市怎么走?
- []俄乌关系迎来尖峰时刻 对金属板块影响几何?
- []9名违规客户被大商所实施纪律处分 涉焦煤、铁矿多品种
- []银保监会发布通知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将扩大到全国范围
- []这个品种火了!订单量暴涨360%!产能拉满仍供不应求 价格创10年新高 未来怎么走?
- []焦炭提涨200元/吨 焦炭现货价格为何企稳反弹?
- []短短一年,从溢价900万变成没人要,这个市场发生了什么?
- []个人、家庭不可申请周转指标
- []广州房贷利率降了!楼市小阳春在即,北上深一线城市会跟进吗?
- []楼市有点2014年的感觉了:托底政策频出,降首付比例,降贷款利率 | 愉见财经
- []房价拐点出现?新房价格止跌,超40城放宽楼市政策
- []六大银行同步下调广州地区房贷利率
- []1月房价环比降势减弱 回暖信号再释放
- []楼市暖意初显 一二线城市房价企稳改善
- []房贷迎来“春暖花开”?六大行调降广州房贷利率
- []1月份70城房价同比涨幅总体回落
- []1月70城房价现降幅收窄态势 一线城市率先企稳
- []房贷变局:小城首付最低一成 房贷利率步入新一轮下调
- []夜读·房企融资|万科、美的置业拟发行中期票据,合计不超35亿
- []2022年返乡置业意愿微降,过半数人群购房需父母资助
- []1月份一二线城市新房价格止跌回升
- []32年房贷还清了!蜡笔小新家的房值多少钱?你肯定想不到
- []大发地产:接获清盘呈请,将采取一切行动保护合法权利
- []500万买大上海︱松江几大板块你pick谁?
- []碧桂园北京区域给留守老人打造节日“专属仪式感”
- []从小山村变身冬奥打卡地,太子城如何续写“冰雪奇缘”?
- []郑州再提“大力推进货币化安置” 楼市遇到一些“小困难”却开出猛药
- []中骏购回并注销1500万美元今年到期票据,累计已购回1亿美元
- []多地频繁出台楼市纾困措施 业内:利好市场,但低能级城市较难出现反转行情
- []华夏幸福控股股东将被动减持不超过约7827万股,占总股本2%
- []国际铝业协会(IAI)数据显示:2022年1月全球原铝产量为551.3万吨
- []消息人士:1月份欧佩克+减产执行率上升至129%
- []广州恒大主力工资跳崖继续搞足球 地产业务崩盘的许家印咋想的?
- []广州房贷利率降了,四大行将同步下调!2月LPR未变,新一轮降准、降息在路上?
- []多地出台利好政策,统计局公布1月房价,楼市效果显现迎拐点信号
- []1月房价总体止跌 释放哪些积极信号
- []深物业集团聘任王航军为总经理
- []楼市大消息!六家银行集体行动:这座一线城市房贷利率下调,本土房企直线涨停!还有城市下调公积金二套房首付比例
- []楼市大消息!六家银行集体行动:这座一线城市房贷利率下调,本土房企直线涨停!还有城市下调公积金二套房首付比例
- []楼市大消息!六家银行集体行动:这座一线城市房贷利率下调,本土房企直线涨停!还有城市下调公积金二套房首付比例
- 楼市大消息!六家银行集体行动:这座一线城市房贷利率下调,本土房企直线涨停!还有城市下调公积金二套房首付比例
- 美国楼市库存跌至历史新低,房价、房租涨不停
- 尿素期货盘面空头氛围强烈
- 谷爱凌、徐梦桃、武大靖……奥运会“顶流”们还有这个身份!为何和保险结下缘分?
- 豆粕暴涨催生饲料涨价 多家饲料企业纷纷调涨价格 概念股跑赢大盘
- 湖州城投底价18亿元摘得浙江湖州吴兴区商住地
- 专家:供应低增速下 PVC不用过分悲观
- 降了!猪肉价格又降了!
- 双焦:在供应逐步好转背景下价格持续反弹空间有限
- 澳洲巴西19港铁矿发运总量2117.8万吨 环比增加96.1万吨
- 印度反倾销政策到期对我国PVC出口的影响
- 张江高科:完成发行7亿元中期票据 票面利率2.92%
- 楼市又出新消息!四大行同步下调广州地区房贷利率,南宁二套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降为30%
- 金科股份:15亿元公司债券将于2月22日上市 票面利率8%
- 凝心聚力抗疫情丨雷允上集团捐赠六神丸、苏合香丸支援苏州疫情防控工作
- 千里马装饰2022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精英人才
- 芒格谈投资中国背后释放了什么信号?
- 国家发改委批复3个煤矿建设项目 共计1900万吨
- 1月楼市回暖:一线城市新房环比由跌转涨 银川、成都领涨
- 南宁公积金中心:二套房首付比例下调至30%
- 南宁住房公积金贷款新规: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由40%降为30%
- 预亏至少45亿元!这家百亿房企降价促销,可自由动用资金基本枯竭
- 刚刚,最新70城房价出炉!这个西部城市涨幅领跑!快看你家是涨还是降
- 1月70城楼市现回暖迹象,一线城市新房房价率先企稳
- 栖霞建设:拟向南京星邺增资至5亿元
- 上实发展:陈一英辞任监事职务
- 房贷变局:小城首付最低1成,房贷利率步入新一轮下调,指导价正在失效
- 房贷变局:小城首付最低1成,房贷利率步入新一轮下调,指导价正在失效
- 玩转智能,解读捷途X70诸葛智能座舱
- 美妆培训隐形消费太高?分享选择艾尼斯之后快速翻身的经历!
- 小白熊携手《生活真美好》开拓高端母婴新征程
- 银行业1月信贷收支表:谁是贷款投放主力?
- 中国银行曹妃甸自贸区分行成功叙做河北自贸区首笔跨境汇入汇款直入账业务
- “小冰人”上线 光大银行深圳分行暖暖姜茶情暖战“疫”者
- 惠企利民出实招 上海银行全面推进减费让利
- 光大银行发行股份制银行虎年首单金融债券
- 银行间资金面边际收敛 业内预计短期资金波动或加大
- 银行行业周报:政策引导信贷支持实体制造业 板块估值有修复空间
- 冬奥“冰雪热”拉动保险需求
- “免费”保险透支了谁?
- 1月70城房价环比降势减弱,专家预测二季度市场回暖
- 快评 | 多城重启首付20%也难撬起昔日的轮回
- 深圳537个楼盘,买这9个能净赚500万!
- 万科企业:拟发行20亿元中期票据
- 滨江集团:拟发行7.2亿元短期融资券
- 美的置业:拟发行不超过15亿元中期票据
- 首创集团:拟发行8亿元超短期融资券
- 市场预期改善 新房、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城市减少
- 南宁住房公积金贷款新规: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降为30%
- 南宁住房公积金贷款新规: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降为30%
- 1月楼市回暖:一线城市新房环比由跌转涨 银川、成都领涨
- 上实城开上海临港项目开工仪式隆重举行,筑梦未来!
- 想进IT圈,千万别花钱上培训班,告诉你一个不花钱入圈的好办法
- 海港企业:拟以4.03亿元出售九龙仓常州置业100%股权
- 1月70城房价数据公布:28城上涨,北上广深均上涨!央行2月LPR报价维持不变,专家解读
- 大发地产:反对清盘呈请,将采取行动保护合法权利
- 龙光集团获平安证券、海通国际等多机构“买入”评级
- 机构:OPEC原油剩余产能到底缺不缺?
- 急跌两轮后焦企开启第一轮提涨
- 湖北开展猪肉临时收储稳市场 此次计划为1300吨 预计4月底完成
- 国家统计局:1月份各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或降幅收窄
- 保利置业:完成发行20亿元公司债券 票面利率最高3.66%
- 机构:房贷降息、放款加快将有效促进市场恢复
- 连续两个月“降息”后,2月LPR报价保持不变
- 诸葛找房陈霄:关于2022年1月70大中城市指数快评
- 上海地产集团:拟转让上海宏昌置业90%股权及相关债权
- 易聊科技完成亿元B轮融资,线上获客或成AI客服落地的最佳场景
-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拟转让上海广沅置业50%股权及相关债权
- 畅享新春 2022北京汽车开年OTA必须升级
- 百融云创科技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高效赋能专精特新
- 人民币逆风上行显强势 释放汇率弹性正当时
- 撤军变“延长军演” 美国务卿:正如所料 俄入侵已是“箭在弦上”
- 非标失速!大行理财子非标资产占比集体巨降 投资经理:想要要不到
- 阶段性亏损将出现 生猪养殖调控要及时
- 科技成果·无创筛查重大慢病,多模态眼功能成像新技术
- 商办 | 杭州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华为数字能源总部及研发基地落户深圳福田香蜜湖,名门地产全体“放长假”
- “漂一族”烦恼,家乡的房子还能买吗?
- 1月70城房价公布!银川涨1.5%领跑
- 统计局:1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6%
- 2022年1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势减弱 同比涨幅总体回落
- 2022年1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
- 阿里回应设立天猫自营旗舰店 根本没有必要
- 1月份顺丰供应链及国际业务营收达到78亿元 春节期间一线员工投入超38万
- 打造“指尖上的医学工具箱” “常笑医学”公众号值得关注!
- 数据显示1月全国铁路发送货物41266万吨 其中中欧班列开行1304列
- *ST乐材购买航天能源、航天模塑两公司100%股权 拟改善经营状况
- 凯莱英再签大订单!35.42亿元供货合同经双方签字后正式生效
- 1030.7万吨!宁波港域铁矿石吞吐量再次打破单月纪录
- 足金价格上涨一克要花500元 业内建议购买需谨慎
- 首发60亿零售绿色债 香港绿色金融市场已突破百亿美元
- 美因基因二度递表港交所 本次递表拟申请主板上市
- 开年实探上海二手房贷市场:放款“比前阵子快多了”首套房贷利率已降至4.95%
- 机构:科技和金融业仍将是2022年写字楼需求主力
- 集中供地这一年:个别城市底价卖地仍流拍,房企为何亏损拿地?
- 两天内,房贷首付比下调城市增至3个!这样的城市或跟进……
- 郑州楼市遇到“小困难”,拟降低二手房交易税费
- “一平米”抵小县城一套房,全国5城最贵豪宅报价均超30万元/平
- A股单周合计解禁86.22亿股 累计市值超785.38亿元
- 部分费率降至零?银行理财“边角费用”不可忽视
- 小姐弟看攻略自制工具打开保险柜 律师:网授开锁技巧涉嫌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