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电话:
您的当前位置: > 房产 > > 正文

综合整治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 提升居民幸福感

来源: 北京日报 时间:2020-11-02 10:15:12

清理私搭乱建、增设外挂电梯、打造口袋公园、补建立体停车楼……自2017年启动新一轮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试点以来,本市已累计确认396个整治项目,涉及3301栋住宅楼、31.5万户居民,相关调查满意度达90%以上。综合整治显著改善了老旧小区居住环境,不断提升着广大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作为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和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环,老旧小区改造事关千家万户,事关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据统计,北京目前有1万多个小区,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就达2700多个,其中不少性质权属复杂,由于多种原因一度陷于失修、失管、失养状态,影响居民生活质量,也成为社会矛盾多发地。这些年来,北京坚持问题导向,制定行动计划,拿出配套措施,创新机制模式,紧盯百姓痛点和矛盾焦点,致力填平这一社会治理洼地。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克服疫情影响,积极稳妥推动相关项目开复工,并进一步出台《2020年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结合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两个“关键小事”,探索老旧小区焕新后的长效管理机制。事实说明,把老旧小区改造好,不仅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还能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安居乐居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石,老旧小区改造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一大关键就是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最大限度激发广大居民的主体参与意识。老楼加装电梯,楼上楼下居民的需求差异大,如何协调;规划停车位,有车族与无车族诉求各不同,如何推进;优化物业管理,老年人和年轻人理念有冲突,如何兼顾……这些问题捋不顺,或者单纯“政府做、居民看”,都难以干好。“共建共治共享”,归根结底就是要跟居民多商量,让居民多参与。就北京实践来看,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变政府“端菜”为居民“点菜”,多给居民“菜单式”的选择,量身定制“需求清单”,按照“先慢后快、明晰权责、凝聚共识、守住底线”的原则,精准施策推动,满足群众需求。“劲松模式”“首开经验”,这些鲜活的基层治理创新,不断丰富着北京城市治理的内涵,也昭示着一条真理:大城之治,机杼万端,但只要走心用情,再繁杂的工作也能找对路子。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越是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要求就越高,对治理精细程度的要求就越高。

下足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夫”,基础性的“硬件”维护需要及时跟进,可持续的“软件”升级更是永远在路上。重中之重,就是不断强化小区自我治理、自我完善的内生动力。要将环境整治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居民自治机制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推动有能力的小区因地制宜成立业委会、自管会、议事协调委员会,提升居民参与打造美好家园的意识。当前,引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全力支持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两个“关键小事”,正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发力点。

城市治理不仅是用细心、耐心、巧心“绣”出城市品质品牌的必然之举,更是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内在要求。不断创新完善基层治理机制,引导大家共同参与、积极行动,我们的家园必将更美好,生活必将更舒心。

责任编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合作 | 法律声明 |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2017-2020   太阳信息网 豫ICP备17019456号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514 676 113@qq.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