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电话:
您的当前位置: > 产业 > > 正文

生物医药产业探寻“新风口” 创新产业集群效应初显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0-09-21 13:48:43

“面对新冠疫情,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科技产业成为抗疫利器,这场疫情也推动着各国各界重新审视医药健康产业的地位和价值。”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副理事长、生物医药园区发展联盟秘书长芮国忠在兰州表示,后疫情时代下,生物医药产业迎来新的发展风口。

9月19日至20日,2020年第四届中国生物医药园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第三届兰州自主创新论坛,由兰州高新区管委会具体承办。会议聚焦国家重大生物与健康战略需要,设院士专家主旨报告、中国生物医药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峰会、创新创业项目路演等活动,探讨创新化药、创新中药、细胞基因治疗、新型疫苗、体外诊断、脑成像与放射诊疗等前沿技术与产业发展。

来自全国近百家园区、医药企业、高校院所、投资机构、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以及行业专家、企业精英等药界大咖汇聚,更有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兰迪·谢克曼等国际医学专家通过网络参加“云会议”,分享了其团队在医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生物医药园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是兰州科博会的主项论坛之一。 殷春永 摄

生物医药创新产业集群效应初显

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张木披露,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生物医药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8万亿元,营业收入超过2万亿元,分别占国家高新区经济总量的8.1%和5.8%。国家高新区内纳入统计的生物医药企业共计9192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706亿,营收超过亿元的企业2192亿元。

张木说,当前,生物医药产业以国家高新区为重点,已经布局25个生物医药类创新型产业集群,占集群总数近1/4,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研发实力强,产业规模大,发展潜力足,普遍是所在高新区支柱产业之一,成为各个高新区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生物医药园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旨在探索后疫情时代生物医药产业新趋势、新变革、新机遇。 殷春永 摄

兰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孙裕介绍说,生物医药产业是其首位主攻产业,主要依托甘肃生物医药资源优势,以中药与天然药物、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及肿瘤诊疗等为重点发展方向,构筑多层次的生命科学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集聚各类生物医药企业200多家,2019年实现总产值142亿元。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兰州高新区企业科技战“疫”,研发成功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以及鱼针草内脂抑制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等重大产品和成果,为新冠肺炎检测和治疗贡献了“兰州力量”。

科技部火炬中心产业集群处处长魏谷表示,中国现有集群发展态势总体良好,生物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日益增强,产业链较为完整,新药创制进步很快,在国内医药及器械类集群(园区)中已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生物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仍有较大增长空间,要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俄罗斯科学院热物理研究所实验室主任、技术科学博士尤里·弗里耶维奇·梅达尼可在线上演讲。 杜萍 摄

共享医学前沿技术科研成果

帕金森病的成因、智能靶向肿瘤基因治疗药物平台、多肽创新药物研发、糖尿病和血友病创新药开发、中子俘获治疗癌症系统、流动化学、中草药DNA条形码鉴定体系……两天时间里,与会专家学者和药企、协会等行业专家,围绕生物医药创新分享成果、建言献策。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肖国青作《重离子治疗技术发展与应用》报告时披露,中国每年新增癌症患者400多万,死亡200多万,80%患者发现恶性肿瘤时已是晚期。目前,甘肃建有6台重离子治癌装置,中国自主创新完成重离子放射治疗整体软件解决方案,打破高端医疗器械国际垄断,成功应用于武威示范装置临床治疗,并进行商业运行,今年3月起接收病人,对100例患者实施治疗,疗效明显。

“目前针对脂肪性肝病没有有效的西药制剂,我们从传统中草药中发现,黄芩可以直接作用于脂肪酸代谢通路中的相关蛋白,进一步实验验证了黄芩有降脂的疗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王初在此间演讲时分享了这个信息。

兰迪·谢克曼分享自己和团队的最新研究进展时说,已找到20个可能会导致帕金森病的基因位点,希望能够从这些可能会影响神经元发展的方向着手,厘清这一疾病成因。“约有30%帕金森病患有痴呆症状,有可能是路易小体在大脑扩散的结果。”他说,过去十多年里取得的成就是,发现了帕金森病的遗传形式。

流动化学专题研讨会上,康宁反应器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姜毅作报告《微通道连续反应技术提质降本、实现药品安全生产》。 张婧 摄

专家学者热议“创新中药”

“肿瘤、代谢性疾病等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4500多种疾病中90%无药可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说,社会发展及疾病谱的改变,带来对中药研发的刚性需求。

“中医药的疗效全球瞩目,比如青蒿素使每年有1400多万人免于疟疾的痛苦。”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杨震作《探索活性天然产物的绿色合成过程与制造前沿技术》主旨报告时坦言,我国重要资源丰富,但中药研究有待强化。

杨震介绍说,全球300亿美元的中药市场,韩国、日本、美国等直接垄断了国际市场约90%的份额,中国占比不到5%,特别是日韩从中国大批量进口粗加工的中药原料,精加工成中成药后占据了全球中药市场80%以上的份额。他认为,通过开展具有重要生物功能的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对加快推进微通道反应等绿色工艺,突破核心绿色技术,培育高质量创新型企业,打造创新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8月28日,第三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在“千年药乡”陇西县开幕,钟南山通过网络云视频和现场交流。(资料图) 张婧 摄

陈士林所长也表示,要以科技手段推动中药创新和国际化水平,解决中药材品种混乱现象,才能破解中成药“走出去”瓶颈。他建议建立国家中药基因数据库、优质药材繁育国家平台、优质药材病虫害综合防控一体化技术体系,并发展中医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出台优质中药品质提升技术标准和规范,创建中草药DNA条形码鉴定体系,进而实施客观性鉴定,并加大中医药现代化投入。

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副会长时立强表示,后疫情时代在“健康中国”理念指导下,全社会对医药健康行业给予了更多关注和资本支持,通过加强医药创新和药品监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保护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记者 南如卓玛)

责任编辑:

标签: 生物医药产业探寻“新风口”

相关推荐:

精彩放送:

新闻聚焦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合作 | 法律声明 |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2017-2020   太阳信息网京ICP备2021034106号-55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55 16 53 8 @qq.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