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量“与日俱减” 毛发保健产业炙手可热
95后张茜是一名在读研究生,20岁刚出头的她已经脱发3年了。中药和西药吃了不少,头发还是“与日俱减”。最近她接受发型师的建议,把留了好几年的长发剪成短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减缓脱发。
阿里健康发布的《拯救脱发趣味白皮书》显示,在阿里零售平台购买植发、护发产品的消费者中,90后以36.1%的占比,即将赶超38.5%占比的80后,成为拥有脱发烦恼的主力军。
脱发经济炙手可热,一些医美平台推出治疗脱发项目。近日发布的《2019更美AI全国颜值图鉴》显示,超过七成的受访90后正为脱发所困,北京、深圳、广州、重庆、上海点击植发项目的用户最多。
医学上对于脱发的程度有各种各样的定义和分级,一般认为连续3个月每天超过100根的脱落量就为病理性脱发。护发和育发产品堆满货架和购物车,在互联网和街头广告中到处张贴的防脱广告,是城市里常见的景象。
张茜每次洗头后,都会掉一大把头发。她买了许多款防脱育发产品,每次洗头都换着用,觉得“总有一款会起作用”。最初注意到自己脱发,是由于许久未见的朋友一见面就吐槽“头发怎么就剩这么点儿了”,张茜从此以后开始关注自己的发量。
社交让90后更关注自己的“三千烦恼丝”。刘燕平时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热衷于在朋友圈晒自拍照,但是前段时间由于找工作压力较大,头发脱落严重,发量大幅减少,这导致她开始恐惧社交,朋友圈也停止更新,尽量避免和朋友聚会。最近,她花了200多元抓了7副中药,尝试通过调理来治疗脱发。
“面试官没有问我专业性问题,而是问我发际线什么时候后退的?”刘燕最近参加了一个面试,面试官的“另类关心”让她备受打击。
“为头发愁”的调侃在互联网上层出不穷。一些学生今年刚升入大学,就开始担心自己毕业时也会“头秃”,调侃读不读研取决于是否“头秃”。
谈起脱发原因,张茜认为熬夜是主要原因,“有时候也没什么事,就是习惯性熬夜”。相较于其他人群,不少90后过着“可乐泡枸杞,啤酒配党参,熬夜敷面膜”的生活。他们愿意消费一些能够提高生活质量的产品。
马佩自去年读研以后,脱发非常严重,医生诊断是由于缺乏微量元素而导致的脱发。她对脱发非常焦虑,在购买千余元的治疗药物外,一直在使用育发防脱产品,还花费200多元,入手了一款自称能够按摩防脱的梳子。
脱发群体的共同需求催生了毛发保健产业,涵盖洗护、保健品、理疗、医美、电商等多元业态,特别推动了养发护理、植发机构、假发产业等行业的蓬勃发展。调理、洗护产品效果需要一段时间,而植发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中国中医科学院整形外科副主任蒋文杰表示,年轻人脱发主要是雄激素性脱发,主要原因是焦虑失眠、工作压力比较大,再加上手机用得比较多。
蒋文杰说:“来我们这里治疗的主要是80后90后的患者,我们做过最贵的整头植发是36万元,加上后续的生发护发的话,整个花费在50万元左右。一个毛囊生长1到4根头发不等,平均下来一根头发在25块钱左右。”
几乎所有的生发产品都会标榜自己使用的是纯天然植物,通过这些植物成分为头皮或者头发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从广告词分析来看,消费品惯用的说明包括“补充营养”“促进吸收”“强韧发根”“平衡环境”等词语,但在其详细配方中,仍有甘油、季铵盐等化学成分。
刘晨光是一名程序员,在使用许多脱发产品未见效果后,决定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在和医生详细确认药物副作用后,选择了一款外用药品,他认为相较于内服,外用药品副作用更小。(记者 陈璐 实习生 张芸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