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怼”的中环股份 眼界从来不止于光伏的当下
沈浩平及其领导的中环股份管理团队,肯定想不到,一起涉及关于太阳能光伏技术鼻祖级企业——SunPower的交易案,会惹来如此大的风波。耕耘光伏行业二十余年,这是中环股份首次如此强硬的回复舆论。
作为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被扣上“国有资产流失”的帽子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政治问题,11月19日在全景网路演直播厅,沈浩平数次强调,中环股份此次交易是严格按照国有企业管理规定、上市公司治理规则,进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和董事会决策程序之后做出的决定。
这也是中环股份那份引爆舆情的公告发布的最根本缘由,也正因于此,这家一向低调的单晶硅片龙头企业,不得不面向投资者,反复去解释这次交易的始末。
技术流的合作
事实上,中环与道达尔以及SunPower的合作,并非一时兴起。沈浩平告诉媒体,这场交易的达成历经了三年时间,尽调团队包括世界顶级外部权威第三方顾问团队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普华永道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威嘉国际律师事务所、金杜律师事务所、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Solar Energy Systems ISE 等,经过充分的尽职调查论证和商业谈判,才有了当前的结果。
所有合作的出发点,是要建立在价值观契合的基础之上。在太阳能硅材料领域深耕十年的中环股份是当前单晶领域晶体材料若干技术的奠基者,在高效N型DW硅片以及“零衰减”的CFZ-DW(直拉区熔)硅片等技术上遥遥领先,目前还是N型高效硅片的最大供应商。
工匠精神一直以来被中环股份上下奉为圭臬,沈浩平表示,中环股份不希望涉足同质化非常严重的产品领域,但对于具有差异化、竞争力强的产品,我们非常感兴趣并且愿意与之一起合作发展。
而成立于1985年的SunPower正是光伏行业技术流的典型企业之一。在光伏行业,SunPower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高转换效率记录以及专利数量记录。光伏們了解到,目前SunPower在全球掌握着1000余项相关专利,这间接反映了这家企业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
毋庸置疑的是,SunPower是IBC电池技术产业化的领导者,根据SunPower投资者说明会资料,其研发的最新一代IBC电池产品Maxeon 6的最高转换效率已经可以达到26%。而目前已经量产的Maxeon 5的效率也已经达到了25%。根据PVSEC 29公布的数据,目前HIT以及TOPCon的中国最高效率分别为24.85%、24.58%,但这还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的数据,按照经验,大规模量产的效率势必会低于这个最高值。
此外,当前阶段,无论是HIT还是TOPCon都有其需要攻克的难题,技术科班出身的沈浩平介绍道,二者最大的挑战其实较为一致,就是如何在平滑或者粗糙的界面状态下“长”好一层2-3微米膜,这是非常困难的。
事实上,目前PERC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市场主流,但任何一种技术类型都会有“天花板”,整个行业必须接力为高效技术做储备,IBC正是其中之一。
210mm+IBC——事半功倍的组合
当然,IBC电池有很多优点,但它在广泛应用面前还存在一些问题。技术要求高、工艺过程复杂、投入成本高都成为其饱受诟病的原因。而210mm硅片或许可以给IBC的降本之路带来转机。
实际上,SunPower对于Maxeon 5/6代IBC的成本测算情况也可以看到,从5代产品开始,IBC的成本已经出现了近50%的降低。沈浩平介绍道,固定资产投资越重的技术,210mm的价值就越明显。
根据技术方案,相比于5代产品,以210mm为基础的Maxeon 6还有50%的降本空间。第一,单瓦投资成本将实现50%以上的降幅;第二,在工艺步骤的复杂程度上,至少将减少40%;第三,从Maxeon 6开始,将不再使用任何贵金属,即不使用银作原料,避免了银价波动对产品价格的影响。
IBC所面临的处境,行业皆知。正因如此,在这场历时三年的合作洽谈中,中环的团队将IBC电池的降本作为尽调的重中之重。中环股份负责会计工作的副总经理张长旭介绍道,在项目最开始的时候,我们主要就是去论证IBC技术降成本的可能性,这一点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来验证,我们要求SunPower从技术方案到量产的生产数据等多个维度来验证IBC的降本空间。
得益于强大研发能力的支撑,SunPower的IBC组件产品在应用端已经获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公开资料显示,SunPower的IBC组件产品出货已经超过10GW,主要市场为美国、欧洲、日本、澳洲、韩国、东南亚等,销售范围遍布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
海外布局:中国的供应链+全球营销网络
对于中环股份来说,论证完IBC的技术优势与降本空间还远远不够,Maxeon solar全球的营销网络布局也是其中的关键一步。
事实上,在硅片领域,中环已经有相对成熟的海外销售经验。在国内单晶崛起之前,中环股份近80%的硅片份额用于出口。但相比于单晶硅片环节,电池组件端的竞争其实更为激烈,在国内市场平稳之后,全球化的销售战略是当前每个光伏企业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而在Maxeon的业务范围中,囊括了原SunPower(拆分前)的全球生产和销售网络及专利(除美国和加拿大以外)。相比于现打造国际销售团队,借助原SunPower的营销网络,这几乎是一个事半功倍的决策。
中国的光伏市场在2019年走向巅峰之后的平稳,这在沈浩平眼里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中国的市场空间是无法以之前的经验预估的,因为在国内光伏暂时还不是一个足够市场化的行业,这就决定了这个市场具有一定的政策性与周期性”,沈浩平向光伏們介绍道,“第一,从全球的光伏市场来看,它呈现一个周期性向上的曲线。同时,借助于道达尔的新能源规划以及已经形成的全球网络,加上中环股份强大的生产管理能力和中国供应链巨大的优势,做出来的产品是可以具备强大的差异化竞争能力的,同时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跨地域超越周期性的方案”。
张长旭进一步解释,“首先,从产业上来说,我们仍是一家以硅片为主的企业,中环有志于往下游高端的技术去发展,但在组件技术上,仍是一个支撑者的角色;其次,从全球化的角度考虑,与道达尔的合作,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中环规避一些风险;第三,坦白来说,电池组件端的贸易壁垒风险比较大,为了规避这些风险,将生产基地及销售渠道分散在了全球几个区域,北美及加拿大市场是通过与原SunPower的独家供货协议进入的”。
从技术优势、降本空间、全球化布局到贸易风险管控,这其实囊括了当前中国光伏企业普遍面临的挑战,而这些,中环股份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布局。
国有企业背景加之掌舵人沈浩平的工程师精神,中环股份素来低调。实际上,在沈浩平的身上,还可以看到一种“谋动而后动”的大局观,“我们并不想过多的参与一些话题的炒作,只想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这是沈浩平在媒体发布会上数次着重强调的态度。
在硅片领域,中环股份位于内蒙古的五期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这是当下的、眼前的;而Maxeon,在集结众多优势之后,相信在2020年也将看到一个新的姿态,这是着眼于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