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电话:010-87873468
您的当前位置: > 资讯 > 国内 >

李振国:隆基要实现“Solar for Solar”的制造理念

来源:索比光伏网 编辑:pvnews 点击数:时间:2019-11-04
导读: 2019年11月4日,中国光伏产业又一重量级会议PVSEC29于西安正式开幕,云集了光伏产业来自全球范围的制造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科研工作者共1324名。隆基股份创始人李振国在大会作了致辞,他指出:随着光伏+储能的大规模应用,以后隆基可实现Solar for Solar(光

  2019年11月4日,中国光伏产业又一重量级会议“PVSEC29”于西安正式开幕,云集了光伏产业来自全球范围的制造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科研工作者共1324名。隆基股份创始人李振国在大会作了致辞,他指出:“随着光伏+储能的大规模应用,以后隆基可实现‘Solar for Solar’(光伏能源制造光伏产品)的制造理念。”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清洁能源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隆基坚信光伏加储能是未来人类能源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武器。

  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光伏潜力最被认可。太阳能具有三大特点:第一:太阳能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富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第二:光伏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在开发利用时,不会造成污染和公害,更不会影响生态平衡。第三:太阳能分布相对均衡,地球上,无论何处都有太阳能,可以就地开发利用。

  在过去十年里,光伏的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速度远超想象。10年前,硅片是13美元一片,现在是40美分;10年前,光伏组件是每瓦5美元,今天是每瓦25美分。与此同时,光伏产品的性能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最近两年,在中东和南美这些光照资源好并且非技术成本比较低的地区,已经出现大量的上网电价低于2美分的项目。

  李振国表示,“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未来2-3年的时间内,在全球绝大部分地区,光伏将会成为最经济的电力能源。当清洁能源的成本足够低的时候,清洁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将会大规模的开始。”

  德国和芬兰科学家共同做出的研究报告指出,2050年全球供电可以实现100%的清洁能源化,其中69%来自光伏,18%来自风电,8%来自水电,还有一些其他能源如生物质能、潮汐能等,同时需要31%的储能进行整体的平衡和调节。这样的需求量需要光伏年新增1000GW的安装量,并且连续安装25-30年。而当最后一年安装结束后,第一年安装的光伏组件也正好服役期满,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所以光伏行业会发展成为千GW级别的持续性的行业,通过光伏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

  当光伏具备足够的经济性,并生产环节实现全清洁电力制造后,光伏还可以承担修复地球生态的重任。如利用经济的光伏能源进行大规模的海水淡化,对淡化后的海水进行提升并输送到沙漠地区,让沙漠变成绿洲,一旦有了植被,就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碳进行固化,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修复过去人类发展带给地球的伤害。根据测算,将地球荒漠面积的70%变成绿洲,就可以将有史以来所有人类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全部固化下来。

  光伏+储能可以将白天多余的电量储存起来,在夜晚没有阳光发电时再放出来使用,起到调节的作用。可以和光伏结合的储能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电动汽车的普及对电力能源的调节平衡也会有十分有益的帮助。如今,全球一年的用电量是26万亿度,平均每天大约700亿度,20年后即使翻倍也就是每天大概1400亿度电,而20年后全球家用电动车一定会发展到10亿部这种规模,10亿部电动汽车的储能总量将会达到700亿度电,所以从理论层面上讲,仅靠电动汽车的储能作用就可以调节整个电网的用电需求。

  另外一种储能形式-化学储能,进步速度也很快。目前的储能成本为每度电0.1美元,是十年前的三分之一,储能业界普遍认为,不需要10年时间,储能就能做到现有成本的三分之一。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络,以清洁能源为主导的全球互联的智能电网,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开发、配置、利用的基础平台,其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清洁能源+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地球上总有一半的地区被阳光照耀,通过全球能源互联网,可以将处于白天地区的光伏发电供给到夜间地区,实现全球各地昼夜不断电。

  最后,李振国总结,“光伏本身是一种清洁能源,隆基希望在光伏产品的制造端消耗的能源也是清洁能源,所以隆基从2015年开始把主要的生产基地布局到云南,使用的能源几乎是100%的水电;隆基在马来西亚建设全产业链使用的也几乎是100%的水电。同时,隆基相信,随着光伏+储能的大规模应用,以后隆基可实现‘Solar for Solar’(光伏能源制造光伏产品)的制造理念。隆基不仅要向全球提供清洁能源,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能源也要是清洁能源。”

责任编辑:pvnews

欢迎太阳能光伏企业新闻投稿及太阳能等新能源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PVNews 京ICP备12015047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