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厂商掐架 电池供应遭殃
韩国两家最大的电池制造商LG化学和SK Innovation(下文简称“SKI”)宿怨已久,近日,双方正式在美国就电池专利侵权问题控告对方,此举可能会影响到全球部分主流车企的电动化攻势。据知情人士看到的法庭文件,双方都在试图阻止对方向各自多家整车厂客户销售电池,大众计划在美国田纳西州生产的电动汽车、通用Bolt、福特皮卡、捷豹I-Pace、奥迪e-tron和起亚Niro等车型可能都将受到影响。
“谁输了诉讼,谁就会遭受致命的打击,除非双方达成和解。这对汽车制造商来说也将是一个很大的阻力。”韩国蔚山国立科技大学教授Cho Jae-phil如是说。
■抢订单“大打出手”
来自大众集团的电池订单是LG化学和SKI矛盾剧烈激化的重要缘由之一。与LG化学、三星SDI、松下等电池巨头相比,SKI更像是一个后来者,但其发展势头很猛。自2012年开始大规模生产电池以来,SKI拿下了多家跨国车企的订单。去年11月,SKI击败其电池业界“前辈”LG化学,获得一项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订单,为大众集团在美国提供电动汽车电池。这一结果震惊了整个行业。
今年3月,SKI投资17亿美元在美国佐治亚州杰克逊新建的动力电池工厂宣布破土动工,其距离大众在田纳西州的查塔努加工厂约200公里,而该厂将成为大众在美国的电动汽车中心。订单被抢及后续SKI大张旗鼓建厂的举动,对LG化学来说无疑是严重的威胁和挑衅,令其大为恼火,且在LG化学看来,SKI之所以能拿到订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从LG化学挖走的70多名顶级电池技术专家。LG化学方面认为,SKI通过雇用其前员工的方式盗取了LG化学的商业机密。
为此,LG化学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和特拉华州法院提起诉讼,指控SKI利用从LG化学窃取的商业机密,以欺诈手段赢得了与大众的合同。“这起诉讼是保护我们的核心技术及知识产权的必然措施,而这些技术和知识产权来自长期的研究和巨额投资。”LG化学首席执行官申学哲表示。
SKI方面则坚决否认这些指控,称其员工签署了协议,不使用以前工作场所(LG化学)的信息。之后,SKI还反过来向ITC控告LG化学侵犯其电动汽车电池专利。
■整车厂客户忧心忡忡
LG化学请求ITC,禁止侵犯其商业机密的SKI的锂电池和基础设施技术进入美国市场。如果ITC未来作出有利于LG化学的裁决,那可能会危及SKI向大众供应电池的计划。对此,SKI方面强调,其在美国佐治亚州电池工厂的生产计划没有改变,工厂未来有能力每年为20多万辆电动汽车提供电池。该公司发言人承认,SKI已经收到客户关于诉讼的询问,包括诉讼是否会影响电池供应。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场竞争对手之间的诉讼,它让很多公司的电池供应链面临风险,尤其是大众集团正在电动化及新出行领域进行一场500亿美元的豪赌。福特公司发言人詹妮弗·弗莱克称,该公司希望LG化学和SKI能以非诉讼的方式解决冲突,并相信福特已经通过多家供应商确保了充足的电池供应。“我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作为正常的行动,我们有商业应急方案来保障我们的利益。”弗莱克说。通用汽车发言人莫里西也表示,公司已经意识到这一争端,但目前预计还不会对雪佛兰Bolt电动汽车的生产造成任何影响。
LG化学和SKI在美国发起的这起专利侵权诉讼,意味着如果一方或双方都败诉,他们可能就无法在该国销售使用相关专利的产品。LG化学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如果专利案败诉则意味着其不可能再围绕其专利进行设计。SKI也表示,如果专利案败诉,可能会对其电池业务造成“重大挫折”。双方都表示,目前尚没有出现供应中断的情况。
■车企“广撒网”分担风险
根据韩国动力电池市场调研机构SNE的预测数据,作为电动汽车中最昂贵和最重要的部件,电池市场将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到2025年规模将达到1670亿美元,比预计届时价值1500亿美元的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还要大。因此,在LG化学和SKI为电池订单而争斗的时候,整车厂商其实更担心未来几年他们计划推出的电动汽车将没有足够的电池,这两家公司的激烈争吵,可能加剧潜在的电池短缺。
事实上,正是预测到未来电池需求较大,不少整车厂商都选择至少2到3家电池厂商来确保其电池供应。以大众集团为例,虽然其在美国的电池订单给了SKI,但LG化学在欧洲为其供应电池,去年还将宁德时代纳入全球供应链。不得不说,宁德时代近两年来海外扩张的步伐高歌猛进。去年夏季,宁德时代与德国图林根州州政府签署了一份投资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宁德时代将投资2.4亿欧元,在图林根州埃尔福特市设立电池生产基地及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该基地生产的电池可为大众、宝马、戴姆勒、捷豹路虎、PSA等车企提供配套。
再看宝马,其在今年11月下旬宣布,已经和宁德时代以及三星SDI签署了价值超过100亿欧元的2份动力电池采购合同。其中,宝马将其与宁德时代在2018年签署的价值40亿欧元的电池订单增加到73亿欧元,由宝马集团采购45亿欧元,宝马中国基地采购28亿欧元,供货时间为2020年至2031年。另外,宝马与三星SDI签署了价值29亿欧元的电池供应合同,供货时间为2021年到2031年。“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将保障长期的电池供应。”宝马负责零部件采购的董事会成员安德烈·温特表示。宝马计划到2023年推出25款电动汽车,其中一半以上为全电动车型。
除了选择多家电池厂商以保障供应,现在很多车企都开始自建电池工厂,以确保它们的电动化攻势得以顺利实施。在今年5月举行的股东大会上,大众集团表示,计划投资近10亿欧元在德国下萨克森州萨尔茨吉特市建设电池工厂,该工厂最早将于2022年底投产。这是继戴姆勒后,又一家欧洲大型汽车企业自主生产动力电池。通过自产电池,加强对电池生产原材料以及生产环节的把控,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控制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话语权更大。
■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
当然,从电池厂商的角度来看,订单是永远也不嫌多的。为了争夺未来市场主导权,全球知名的几家动力电池厂商都在快速扩张,尤其是LG化学和SKI,越来越有“针尖对麦芒”之感。
从LG化学和SKI的战略布局来看,韩国本土、美国、中国、欧洲都是双方共同的战场,且双方在各个市场的投资建厂呈现“你追我赶”之势,激烈竞争之下积怨颇深。多年扩张下双方的客户囊括了多家主流车企,且有不少重合的客户,一旦有一方在诉讼中落败,恐会直接冲击电池供应链。SNE公司副总裁金炳周表示,大众可能不得不促成两家公司休战,因为争端不仅可能扰乱电池供应,还会减少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没人希望他们战斗到最后”。
分析师指出,韩国电池厂商的“同室操戈”,可能会让其他亚洲电池厂商“坐收渔翁之利”。前文也提到,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中国电池厂商近年来也在不断加快海外市场布局,且不断斩获新订单。如果SKI与LG化学继续“大动干戈”,继而影响到整车厂的电池供应,难保它们不会重新评估这两家供应商,选择其他供应商。
此外,欧盟现在也在大力培育自己的动力电池产业,以减少对亚洲电池厂商的依赖。近一段时间以来,欧盟发起并建立多个欧洲电池产业联盟,多家欧洲汽车厂商和化工巨头均参与其中,德国和法国政府也投入巨资扶持本土动力电池产业发展。
目前,韩国政府正在大力培育国内电动汽车电池产业,希望其能与内存芯片、显示屏一样,成为重要的出口支柱产业。全球竞争加剧之际,双方争斗之激烈令韩国政府官员感到担忧,因为它可能损害两家公司的声誉,并让竞争对手从韩国企业手中夺取市场份额。除了美国外,两家公司还在韩国对簿公堂,韩国国会议员呼吁政府出面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