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直播时报 > 滚动 > 正文

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坚持高水平开放,共促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2024-11-08 13:45:17    来源:光明日报

来源标题: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坚持高水平开放,共促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进博会时间】

11月5日至6日,作为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坚持高水平开放,共促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为主题的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顺利举办。论坛共设置19个分论坛,并发布旗舰报告《世界开放报告2024》和最新世界开放指数。

“气候变化”“全球南方”“WTO三十周年”“国际标准合作”“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消费提质升级”……围绕这些热词,多国与会嘉宾展开深入研讨、分享真知灼见,为促进全球开放和发展建言献策。

凝心聚力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在世界贸易组织助力下,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从1995年的6万亿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30万亿美元,中国一跃成为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1月5日,在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世贸组织三十年与中国:历史与变革”分论坛上,世贸组织副总干事希尔用一组数据,展现出世贸组织与中国发展的同频共振。

这场分论坛由商务部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承办,邀请来自政府、国际组织、国际贸易领域的300多位中外嘉宾,共同回顾世贸组织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展望世贸组织改革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前景,探讨中国在世贸组织的角色和贡献。商务部副部长李飞在论坛上指出,300多位代表参加该论坛,足以证明在当前百年变局不断演进的形势下,各界对世贸组织更好回应各方诉求、应对全球挑战充满期待,也对中国在世贸组织发挥更大作用充满期待。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过去近30年,以世贸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为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作出了积极贡献,确保了全球贸易总体平稳有序。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亟须推进。

“新西兰的经济繁荣受益于健全的世贸组织规则和运转良好的多边贸易体制。”新西兰贸易部长麦克莱表示,当前国际环境不确定性日益增加,在世贸组织成立近30周年之际,讨论如何重振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十分重要,新西兰期待与国际社会合作实现目标。

联合国贸发会议副秘书长马雷诺认为,当前保护主义等给世界贸易带来了挑战,我们需要在世贸组织框架内开展建设性、有成效的对话讨论,让各国间更好地开展合作。

与会嘉宾指出,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积极融入全球贸易体系,不仅加快了自身发展,也惠及全球,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一个日益发展的中国,将持续推进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全球发展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在世贸组织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阿联酋外贸国务部长宰尤迪表示,贸易是提升生产力、改善竞争力、创造就业以及丰富消费者选择的关键因素。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贸易国之一,中国在保持贸易开放和供应链稳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阿联酋期待与中国和亚洲贸易伙伴继续合作。

“中国为世贸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和新动力。”喀麦隆商务部长马格卢瓦尔指出,中国着眼于世贸组织的未来提出了改革建议,也为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倡议。进博会旨在通过进口为其他国家提供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这是非常好的例证。

希尔认为,中国为推动世贸组织改革提出了诸多具有前瞻性的倡议。作为世界制造业强国和最大贸易出口国,中国的参与和承诺对世贸组织应对全球性挑战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更多的全球南方合作”

近年来,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全球南方的可持续发展与中非合作”分论坛刚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与会中外嘉宾围绕“全球南方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与可持续发展”“中非合作促进非洲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新趋势”等议题展开讨论,为“全球南方”的可持续发展与中非合作提出建议。

“截至2023年,发展中国家占全球GDP的42%,占商品出口的44%,占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量的65%。”联合国贸发会议副秘书长马雷诺用数据证明了南南贸易发展之迅速。60年前,发展中国家仅占全球GDP的17%,商品出口的22%,吸引FDI的流入量极少。如今,南南国家商品贸易占全球贸易的1/4,已经超过了南北贸易。“尽管现在我们的全球南方变得更加强大了,但它仍然需要更多的发声机会。”

中国是全球南方的一员,是包括非洲国家在内,发展中国家的好伙伴,一直以实际行动支持全球南方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中国与自贸伙伴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35%。商务部副部长李飞表示,中方愿积极推动与更多全球南方国家商签自贸协定、投资协定,进一步释放南南贸易投资潜力,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

“得益于中国对卢旺达的优惠待遇,中卢间的贸易进出口在过去的五年间增长了一倍,对中贸易让卢旺达增加了出口规模,减少了贫穷和饥饿,中国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卢旺达贸易与工业部长普鲁登斯·塞巴希齐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充满众多不确定性,在这种形势下,我们需要更多的中非合作以及南南合作,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类挑战。”

中非合作是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非洲研究院副院长王林聪说:“依托中非合作论坛平台,中国已经同非洲国家共同实施‘十大合作计划’‘八大行动’‘九项工程’。现在的‘十大伙伴行动’再一次彰显了中非合作具备强大的执行力,这对引领全球南方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对于中非合作的重要意义,埃塞俄比亚前高级部长、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阿尔卡贝·奥克贝深有感触。据介绍,1992年,中非贸易额仅约8亿美元,经过20多年的发展,2023年,中非贸易额已达2821亿美元,合作领域也逐渐增多,工业园区建设、铁路互联互通等方面的发展,都使非洲经济更具韧性。

“为什么非洲正在成为全球工业增长中心?正是因为中国的投资者、中国的贸易商来到了非洲。中国给非洲大陆带来了巨大的价值。”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所长彼得·卡戈万加表示。

集聚全球优质资源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11月5日,在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集聚全球优质消费资源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分论坛上,欧莱雅集团董事长安巩的致辞引起中外嘉宾共鸣——中国通过一系列举措积极推动了内需增长,中国的创新也正在激励着世界。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消费市场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优质消费资源的集聚与流动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分论坛上,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全球消费资源的整合创新”“数字化时代的消费体验升级”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热议中国消费提质升级,更对中国消费市场充满信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王微认为,当下,中国的消费新动能正在形成,数字和绿色技术赋能消费市场,出现了很多新产业、新赛道。推动中国的消费创新,需要更好地汇聚全球消费资源,进一步推动新产品的研发制造。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迎新认为,当前,纺织行业应持续深化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加强对国际市场关键要素的整合,并有序布局国际化供应链体系。

泰普尔(中国)董事总经理袁涛认为,要通过引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将前沿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和生产中,推动消费市场的创新升级。

谈及如何让“体验经济”迸发出持久的吸引力,小红书公司副总裁汤维维认为,企业制造商应关注消费者诉求,反向对生产链产生进一步影响,从而创造出更多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在致辞中表示,今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消费仍然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拉动力。今年以来,商务部持续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细落实,一系列促消费举措为市场持续回暖提供了助力。

人工智能加速赋能新型工业化

“人工智能是深刻改变世界、影响人类未来的颠覆性技术,已经成为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而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规模大、涉及面广、场景丰富,技术迭代升级迅速,是人工智能赋能应用的重要领域。”11月5日下午,在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分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表示,目前,我国已建立起覆盖新建算法、数据、平台、应用等全链条的体系;大模型在研发、中试、生产、服务、管理等制造业的环节,以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制造业的重点行业中加速落地;智能网联汽车、人形机器人等智能产品快速迭代,智能工厂、智能车间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随着5G和AI技术的融合,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与此同时,各类智能终端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表示,期待与更多的合作伙伴携手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共同塑造一个创新驱动的工业新时代,构筑全新的产业生态。

“对企业来说,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的应用,会带来很多新的突破,比如员工培训、设备的预测性维护等。可以说,工业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的价值才刚刚开始,未来潜力无限。”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汉堡大学教授张建伟说。同时,他表示,当前机器人产业化程度较低,未来需要在硬件、驱动、软硬融合和具身智能等技术上实现突破,开发出实用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并解决多模态智能交互问题,推动人工智能在千行百业的应用。

“近两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取得跨越式发展,关于大语言模型和各种‘人工智能+’的讨论日趋热烈。然而,工业物联网时代背景下,利用人工智能赋能传统系统工程学来打造卓有成效的智能体系尚有很大进步空间。”2007年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约瑟夫·希发基斯认为,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入智能时代,而人工智能符合理性、合乎伦理的应用将推动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

“您如何看待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在论坛的互动环节,上海卓益得机器人有限公司的人形机器人“行者2号”向嘉宾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对此进行了回应。他表示,要实现人工智能与人类和平共处,一方面要开源人工智能技术;另一方面要建立人形机器人实体训练场,将法律和伦理道德注入其中,让机器人学习并遵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