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王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瑶族盘王节,流行于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等省(区)瑶族人民居住地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瑶族盘王节源自农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歌会,每逢这天,瑶民便汇聚一起,载歌载舞,纪念盘王,并逐渐发展为盘王节,现代的盘王节已逐步发展为庆祝丰收的联谊会,青年男女则借此机会以歌道情,寻觅佳偶。
2006年5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广东省韶关市申报的瑶族盘王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盘王节的历史由来是什么?
有关瑶族地区过盘王节的古老风俗,早在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唐代刘禹锡的《蛮子歌》、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等典籍中就有记载, 据汉代初年的《搜神记》记载:瑶族先民“用掺扎血肉,叩槽而号,以祭盘繇 。
”唐代诗人刘禹锡被贬官到连州 ( 即今广东连山瑶族自治县)时,所作《蛮子歌》中写到瑶族 “时节祀祭盘瓠。” 《岭外代答》中说:“瑶人每岁十月,举峒祭都贝大王于庙前,会男女之无实家者,男女各群联袂而舞,谓之‘踏瑶’。”“踏摇”即是“跳盘王”,瑶族盘王节即是由“跳盘王”发展而来的,“跳”即舞之意,跳盘王是指人们载茂舞以谢盘王的恩德,并祈盘王保佑子孙平安。
瑶族盘王节有固定的程序,首先就是敬奉盘王。过节时要设置祭坛,悬挂诸神像,正中最大的一张就是盘王像,左右是真武、功曹、田公、地母等的神像。祭祀开始,鸣火枪三响,接着鞭炮齐鸣。在鞭炮声中,族老寨老在神像前供奉猪头、糯米粑、鸡肉、酒等祭品,人们面对神像,低头默祷,表示敬仰、怀念。
祭毕,众人唱盘王歌,跳盘王舞。《盘王歌》是在会歌堂中形成的史诗,亦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瑶族诗歌总集。《盘王歌》抄本有二十四路、三十二段和三十六段三种,每种的诗句都在三千多行以上,唱一部《盘王歌》,须七天七夜方能唱完。有讲述日月星辰万物起源的《盘王图歌》;讲述洪水滔天,伏羲兄妹造人民的《伏羲小娘》;有赞美瑶族居住过的地方的《桃源洞歌》;反映瑶族狩猎生活的《放猎狗》;记述瑶族古老狩猎方法的《立横枪》;反映农事的《雷公歌》;歌颂能工巧匠的《鲁班唱》;有互相盘问的《何物歌》;以及将一些常见事务错乱编排,引人发笑的《滑稽歌》;还有歌唱爱情的情歌,如《歌春》《歌花》《歌果》,以及反映妇女苦情的《二娘歌》等,总计不下几十种,而且《盘王歌》里不仅有歌,还有曲,《盘王歌》计有七支曲子,即黄条沙曲,三逢曲、万段曲、何叶悲曲、南花子曲、飞江南区和梅花曲,总称“七任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