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综合报道 记者 秦耳】近期,中国国际金融展在京举办。此次金融展针对当前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变化趋势,围绕如何在技术环境、金融环境快速变化的当下,保障我国金融安全的同时,带动行业进一步发展展开了深入探讨。
会上,针对银行在新阶段的数字化转型,中电金信副总经理、研究院院长况文川表示,在银行业务线上化、流程敏捷化、应用智能化的趋势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业内共识,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根本环节,传统的技术元件、应用元件和工艺难以支撑未来全新的业务形态,银行传统核心重构成为必然。
(资料图)
面对新形势下的银行业数字化发展,况文川以及中电金信研究院核心业务系统首席顾问苗正在会后采访的过程中进一步表达了看法。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根本就是核心系统的更新,只有核心系统的数字化转变才能带动起银行整体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况文川表示。
在他看来,核心业务系统转型不只是单纯的技术架构替代,而更需要将业务规划、IT规划与系统实施工程相结合,运用先进技术,以敏捷迭代的方式实现升级落地。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传统的银行业务系统为竖井状单体结构,这样的架构在当时较快地解决了银行业务的发展问题。但是,随着数字化的业务发展,以单体方式建设的核心系统已经不能支持当前的银行业务发展。”况文川坦言。
面对市场的需求,作为IDC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中的领军企业,中电金信基于行业经验和科研投入持续开发相关业务。据悉,4月25日当日,中电金信在中国国际金融展上发布了“源擎”云原生分布式核心业务系统(以下简称:“源擎”核心系统)。况文川表示,该系统利用云原生、分布式、微服务技术,基于企业架构设计思想,构建了基础服务、业务服务、交易中心以及系列支撑组件,包含业务架构和多个微服务应用。
“源擎”核心系统的业务架构中,业务服务为银行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支持产品粒度的功能可替换,同时也能引入新的产品服务,支持未来业务发展,实现业务敏捷;交易中心实现了面向客户体验和业务场景的流程编排和业务组装,具备高度的业务弹性,友好的客户体验,助力实现真正的以客户为中心;基础服务提供包括产品、定价、账户、核算等在内的基础业务支撑能力,赋能银行业务服务的敏态创新。其构建的多个微服务应用,均可独立部署及运行,为银行提供了灵活的业务扩展、系统整合及生态开放能力。
在顶层设计上,“源擎”核心系统可以通过业务建模识别业务能力,围绕其构建微服务,将微服务部署在容器里运行,使得业务、应用、部署三大架构的统一,实现业技一体化的企业架构。在底层支撑上,可以以金融级数字底座“源启”提供基础运行作为支撑,具备高性能、高稳定、高可用、高可靠、高安全和可动态弹性扩展能力。在工具链上,可运用平台工程一体化工具链实现业技术融合、支撑应用重构。在分层管控上,可基于业务建模成果,形成分层次管控、可复用的应用能力。
如今,中电金信已经在银行数字化核心系统领域深耕多年,面对如何将传统核心系统向云原生新架构迁移的课题,中电金信研究院核心业务系统首席顾问苗正表示,与以往不同,目前的核心系统建设是一个集成了业务架构、业务模型、应用设计、标准化开发和配套工艺的一体化方案,而不再仅仅是一个核心系统软件的实施。由于每家银行的规模、数字化转型的状况以及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各不相同,各家银行的新核心系统建设方案也将会有明显的不同,“银行核心系统的定制化将成为主流,标准化的跟随复制方式将越来越困难。”
他认为,新一代的核心系统建设应该从业务战略开始,广泛吸收模型资产,形成规划、设计、开发、运维一体化的价值链,建设过程的各个环节要能够相互协同配合,实现核心系统快速、经济的构建,及时响应银行的业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