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是怎样的景区?雁门关景区内有哪些景观?
雁门关是怎样的景区?
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雁门关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恒山沿代县北境蜿蜒于山巅的内长城,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联成一体。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雁门关坐落于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位于山西北部的代县城北约20公里的雁门山上。“九塞尊崇第一关”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是大雁南下北归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
雁门关所在地代县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干燥,冬夏温差大,冬季风沙较大。年平均气温为10.2℃,年降水量540毫米左右,降水大部分集中在夏季。
雁门关景区内有哪些景观?
前腰铺驿站
前腰铺驿站,位于当年雁关门关南古道中腰处,历史上馆驿、客饯、商铺林立,故名。与雁门关和新广武中间之“后腰铺”相对应。
后腰铺驿站
后腰铺是过关后的第一个村庄,也是商旅马队休整之所。过去这里客商云集,店铺林立。
雁靖坊
雁靖坊,始建于明代,原为木质结构。抗日战争时期毁于侵华日军之手。现在原址上复健为汉白玉石坊,石柱,石斗拱,八柱重檐,造型雄伟壮观,雕刻工艺精巧。
雁门关分道碑
雁门关分道碑,立于清代乾隆三十六年(1772年),是中国现存不多的“古代交通规则碑”。
乾隆盛世之际,雁门关道南段原有的一条路已无法满足往来车辆的通行需求。于是代州知州只好另开车道,立碑示众。碑文曰“雁门关北路紧告山崖,往来车辆不能并行,屡起争端,为商民之累。本州相度形势,于东路另开车道,凡南来车辆于东路行走,北来车辆由西西路径由,不得故违”,从而合理地分开了上行下行,有效地缓解了交通压力。这碑文正是当时“关道”繁忙程度的真实写照。
雁门关长城
雁门关长城,为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巡抚都御史李景元在古长城基址上复筑而成。西起白草口,东至新广武,高8至10米,上阔4.6米,全长5033米,每120米建敌楼1座。现存完整敌楼有“针扃”、“控陇”、“壮橹”、“天山”等,此外还置烽火台、壕堑,是中国明代长城的代表作。
相关阅读
-
今日必看